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7篇
  13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针对以联合收获为主的北方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收获后薯石分离人工捡拾工作量大、清选效率低,且清选洁净率较低等问题,利用薯块和石块密度不同的特点,采用气力悬浮输送技术设计了马铃薯清选机气力悬浮薯石分离装置,并基于该装置研究了不同参数调整条件下的清选特性。利用高速气流悬浮与振动筛的摆动作用,发挥气力悬浮和振动筛分离的双重优势,使薯块与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实现自动分离。试验表明:当气流速度为35m/s、筛面倾角为18°和曲柄角速度为30rad/s时,马铃薯选出率均值为96.71%,清选洁净率均值为98.34%,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马铃薯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2.
针对现有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难以兼顾农业耕种作业后地表微地貌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部分测量装置单次测量覆盖区域不能满足统计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由激光雷达、直线导轨、便携式计算机和支架等构成的非接触式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开发了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并与上位机软件形成整套采集系统,可实现激光雷达精确定位并快速获取地表三维坐标。该装置典型分辨率在激光雷达扫描方向为3. 8~10 mm,垂直扫描方向可在毫米精度范围内任意设置,测距分辨率为1 mm;测量区域覆盖面积典型值为6. 8 m~2,垂直扫描方向分辨率为10 mm时,单次测量时间低于2. 5 min。通过分析测量误差来源,建立了系统误差补偿模型,在15次均值滤波的条件下,该装置测量最大绝对误差为2. 7 mm,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0. 9 mm。油菜机械直播后地表微地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Matlab生成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精确地重构原有地表微地貌特征,测量结果与实际地表高度变化吻合度较高;测量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固定区域内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测量值需分别在16次和64次的等距采样下达到稳定均值,而畦沟相关评价参数也需要多组样本计算才具有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53.
基于微分几何与EDEM的船型开畦沟装置触土曲面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种植时土壤黏重板结、含水率波动大、播种作业需开畦沟避免渍害的农艺要求,考虑开沟犁体的触土曲面复杂、难以通过高速数字化土槽及田间试验方法寻求其减阻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的问题,采用微分几何理论并结合EDEM仿真方法,开展了驱动圆盘犁对置组合式耕整机开畦沟装置主要触土曲面结构优化研究。通过对主要触土曲面(开畦沟前犁犁体曲面、船式开沟犁整形曲面)牵引阻力分析和曲面参数分析,确定了触土曲面主要结构参数范围。根据微分几何理论,分别建立了能量化描述不同导曲线类型(直线、抛物线、指数曲线)犁体曲面形状变化差异的微分内蕴几何量E、L、M表达式。阻力特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0. 9~1. 5 m/s、曲面结构参数一定时,导曲线为抛物线型的开畦沟前犁和船式开沟犁具有较好的减阻特性,其平均牵引阻力相比直线型犁体分别低15. 09%、16. 92%,相比指数线型犁体分别低32. 59%、31. 58%。触土曲面的内蕴几何量E、L、M可分别反映犁体阻力随速度的增长速率、犁体牵引阻力大小、犁体阻力随速度的波动程度。当设计犁体的导曲线形状使曲面内蕴几何量E的变化率较小、L为单调减函数、M的波动较小时,犁体具有较好的减阻性能。参数优化仿真试验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 2 m/s、抛物线型开畦沟前犁宽度为92 mm、船式开沟犁整形曲面最大元线角为66°时,开畦沟装置牵引阻力最小,为1 042. 52 N。田间试验表明:经参数优化的组合式船型开畦沟装置在作业速度为0. 9、1. 2、1. 5 m/s时测试的平均牵引阻力分别为956. 77、1 101. 33、1 564. 85 N,与仿真试验结果误差在7%以内,作业效果满足油菜播种开畦沟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4.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作业时,因前茬水稻留茬高、秸秆量大而导致旋耕部件作业耕深浅、秸秆埋覆率低的问题,结合油菜根系生长对直播的农艺要求,提出犁耕与旋耕组合的联合耕整方案,设计一种与油菜直播机配合,通过先抬、后扣的作业方式,实现高茬粘重土壤有序翻埋的扣垡装置,并集成了犁旋组合式油菜直播机。分析阐述了扣垡犁曲面形成原理,确定了其关键影响因素导线、元线角、母线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土垡与扣垡犁力学模型,阐明了犁体曲面扣垡过程。为验证扣垡装置功能,在高茬秸秆工况下开展扣垡犁单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扣垡犁平均扣垡率为93. 41%,具有较好的扣垡埋茬功能。以设计的犁旋组合式油菜直播机与仅有旋耕装置的油菜直播机分别在秸秆留茬高度为338、452 mm工况下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2种工况下,犁旋组合式直播机相对仅有旋耕装置的油菜直播机的耕深分别提高了137、110 mm,秸秆埋覆率分别提高了33. 94、28. 36个百分点,种床耕整效果优于仅有旋耕装置的油菜直播机,作业质量满足油菜播种要求。该研究可为犁旋组合式耕整机和犁体曲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W INSPAN多元分析方法将云顶山自然保护区58个群落样方划分为:华北落叶松+白桦-金银忍冬-披针苔草群丛;白杄+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花忍冬-披针苔草+小红菊群丛;白桦-土庄绣线菊-紫苞鸢尾群丛;白桦-美蔷薇+金花忍冬-小红菊群丛;油松+辽东栎-金花忍冬+黄刺玫-披针苔草+小红菊群丛等13个群丛。应用DCA排序的结果表明:DCA第一轴从左到右坡向的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DCA第二轴从上到下海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68个优势种的DCA排序图所反映出的结果与样方排序图所反映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6.
关于桑蚕废丝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粱秀玲 《广西蚕业》1996,33(2):54-55
我国是世界蚕丝生产和出口大国,蚕业资源极其丰富。蚕丝除了缫丝织绸外,缫丝厂、绢纺厂、丝绵被厂在生产过程中,有部分废丝如乱丝、蛹衬、污染丝、碎丝绵头等往往没有充分利用或将其废弃,十分可惜。其实,国内外关于度丝利用.如作食品蛋白添加剂和作化妆品原料的试验成果已实用化;近年已有报导。笔收集综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7.
这里介绍的是日本新泻县早泻市的一个私人农场,在积雪地带、海拔0米等多重恶劣环境条件下,制定二年三作的集团化轮作体系,提出大麦亩产5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利用低成本,生产高品质的麦子。90  相似文献   
58.
甜瓜、棉花套种植株群体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普遍采用的瓜棉复合种植模式与单作甜瓜、棉花的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瓜棉复合种植并不影响甜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以获得与单作甜瓜相近的产量。复合种植棉花与单作棉花比较,共生期内棉花植株的生长优于单作棉花;由于前期奠定了良好的生长基础,甜瓜收获后复合种植棉花个体、群体生长状态远优于单作棉花。瓜棉复合种植可建立良好的作物群体结构,在各生长发育期,复合种植模式的田间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均优于单作甜瓜和单作棉花,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9.
正张宇,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犬训练大队副大队长,二级警督,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4年特招入警,2007年起至今一直在刑警支队训练大队从事警犬技术工作。他是南阳公安警犬事业的实干者,在他的参与下,南阳警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他是专家型、全能型的警犬技术人才,在工作中身兼内勤、兽医、训导员、教官、现场指挥员等多个角色;他是南阳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基因g.63454744T>G位点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对前期重测序中筛选得到的BMP4基因编码区错义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ite, SNP)g.63454744T>G在384只鲁中肉羊中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技术进行分型,再将分型结果与鲁中肉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MP4基因g.63454744T>G位点在鲁中肉羊中存在TT、GT和GG三种基因型;该位点在鲁中肉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0.05)。说明BMP4基因g.63454744T>G位点不适合用于鲁中肉羊产羔数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