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林业   501篇
农学   429篇
基础科学   278篇
  286篇
综合类   2555篇
农作物   245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376篇
园艺   635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绘制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方程,确定水蒸气蒸馏过程中芳樟精油的释放规律;并结合石蜡制片技术观察芳樟叶片油细胞蒸馏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油释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15 min内精油释放量最大,随后开始迅速降低,芳樟精油在前30 min出油率高,占总出油量的95%。对芳樟叶片的切片分析结果显示,芳樟叶片油细胞主要分布于主叶脉的皮层和中柱。其中叶片中部主叶脉的油细胞含量最多,其次是基部主叶脉,尖部主叶脉最少。油细胞中精油的主要释放时间与精油释放曲线相对应。在精油释放过程中,各个组织中的油细胞基本同时释放精油,没有特定的释放顺序。  相似文献   
152.
用传统方法设计圆筒形零件拉深模时,很多参数和系数的确定均采用试凑法。本文介绍了如何把上述试凑法不转换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程序,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计算能力获取最佳试凑结果。  相似文献   
153.
为探明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品质差异,分析造成茶叶品质差异的原因,以649个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滋味物质和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获奖肉桂茶滋味物质含量比未入围肉桂茶丰富。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除K、Mg、Mn、Co外,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表明,品质指标对武夷肉桂茶等级间差异的总差异解释达到43.391%,矿质元素解释度仅有26.996%。热图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RA(特等奖)和RB(一等奖)在总黄酮、可溶性糖、茶多酚、咖啡因、EGCG、EGC、GC、GCG等指标显著积累,其酚氨比更高,RC(优质奖)和RD(未入围)在Mn和Mg有显著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等级与茶多酚、EGCG、酚氨比、咖啡碱、ECG、EGC呈显著正相关,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客观判别武夷肉桂茶的品质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山东株系(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DMV)。田间试验5种防治植物病毒病专用药剂对玉米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最高防效在60%左右。采用种植抗病品种、苗期拔除病苗、药剂拌种防虫和适期施用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防病效果达61.35%~85.75%,增产率6.25%~13.99%。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问题,应用粗糙集理论对既有岩质边坡的失稳实例进行分析,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约简,抽取评价知识,建立了规则库。采用不精确推理和默认推理方法开发了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提出了待评对象与规则不完全匹配情况下的近似推理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并与模糊回归方法进行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6.
湖北白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公布的J04601猪胃蛋白酶原A序列,进行了引物的设计和筛选,通过RT-PCR获得了湖北白猪的胃蛋白酶原A的cDNA序列全长,共1 227 bp(已提交Genebank,登录号EF108301),其具有一个长度为1 158 bp的读码框,编码38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的胃蛋白酶原A由3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J04601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9.3%和98.7%.经PredictProtein分析表明,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改变没有造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对胃蛋白酶原A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和mRNA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为其载体和宿主的选择以及基因的改造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7.
茭白黑粉菌营养菌丝的分离与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黑粉菌冬孢子通过单孢子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呈梭状,一般1~17个隔,于分隔处可产生1~2级分支或不分支,其上产生担孢子,两端尖锐或略钝圆,大小为1.5~6.0 μm×16.5~225.0 μm.这些形态特征与冬孢子在马铃薯液体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形态完全一致.此外,梭状菌丝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厚垣孢子,其萌发方式与冬孢子一致.由此,确证了梭状短菌丝是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营养菌丝.  相似文献   
158.
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微生物菌肥及两者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作物生长的长期影响,试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CK,常规栽培),研究了菌肥(T1,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T2,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及2种措施配套处理(T3,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壤含水率;而菌肥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土壤含水率,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酸性和电导率(EC,electrical conductivity)值,缓冲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而单施菌肥对土壤酸碱性和EC值没有显著影响。2)秸秆生物反应堆(T2)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降低土壤中速效磷、钾的含量;微生物菌肥(T1)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而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两种措施配套处理效果则更明显。3)菌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效率,而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对于一部分氨基酸、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物质的利用。而2种措施同时使用时,其促进和改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的作用则更加显著。4)各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年度番茄产量。综合考虑,认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和菌肥配套处理(T3)能够更好的改善和修复日光温室连作土壤,增加作物产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9.
目前太阳能干燥设备是以非聚焦板式空气集热器为关键工作部件,其干燥效率和生产率均较低。为此,研究了太阳能聚焦吸收器的黑腔功能,利用该功能减少聚焦光线对外二次辐射和能量损失。设计4种结构类型的太阳能聚焦吸收器,进行了性能机理研究和对比分析,其中三角形聚焦吸收器呈现出良好的黑腔效果。进一步对三角形聚焦吸收装置进行优化,得出吸收器内腔深度在4 cm左右时性能最佳。对4种吸收器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三角形优于圆弧形,圆弧形优于方形,性能最差的是半圆形。吸收器开口宽度为5 cm时的黑腔效果低于开口宽度为3 cm时的效果。盖板形状对吸收器性能产生影响,平板优于圆形,V形最差。  相似文献   
160.
果糖作为一种大多数水果中普遍存在的成分,长时间被人们所食用。20世纪70年代果糖生产技术瓶颈获得突破,被商品化应用于饮料、焙烤食品、蜜饯类等诸多食品当中,直至20世纪末期果糖因其甜度高、口感醇、代谢途径不同于蔗糖,而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可取代蔗糖的具有保健功能的糖类,并推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食用糖。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研究人员对果糖营养学问题的更加关注,很多新的研究发现,果糖的大量食用可导致一些现代常见流行病的发生,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液指标异常、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几率,甚至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通过对近年来果糖相关的营养学问题、食用安全性问题,以及果糖与现代流行病的关系进行阐述,为合理利用果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