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投入应用,自动气象站网初步形成,本地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日益丰富,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等多种业务系统日益完善的技术形势,讨论了以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为核心,多种资料相结合,在省级气象部门业务环境下,短时预报的具体特点和特殊要求。分析表明资料种类多、数据量大、运行周期短、可扩充性要求高是其基本特征。以建立迅捷、高效业务短时预报系统为目的,研究了设计需求、开发策略,并介绍了宁夏短时预报业务系统具体解决的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东麓暴雨环流统计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同期NCAR/NCEP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以贺兰山东麓40次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到4种主要环流背景:两脊一槽、两槽一脊、一脊一槽、一槽一脊。其中,两脊一槽环流形势下发生暴雨的可能性最大,两槽一脊、一脊一槽环流形势下发生暴雨的可能性基本相当,一槽一脊较少。并对同一环流背景不同天气过程环流形势进行了合成分析,分析了贺兰山东麓暴雨环流统计模型。同时分析发现:贺兰山东麓暴雨天气7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6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00年至2006年相对较少;主要发生在每年的春末到秋初,集中出现在7月、8月,其中,7月20日到8月10日为发生高频期,这与宁夏全区大降水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一发生规律是一致的。灵武到平罗一带为暴雨多发点,平罗发生频次最高,石嘴山市的石炭井发生频次最低。贺兰山大地形对其东麓强降水的发生有明显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45年宁夏极端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05年标准化宁夏极端气温、SST和北半球500 hPa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REOF、小波分析、最大熵谱、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SST和同期北半球500 hPa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结果表明:宁夏极端气温的年代际气候特征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异常敏感区在宁夏北部和六盘山区;极端最低气温在1984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气温转暖,中部半干旱带增温最明显,有显著的2.32年和4.40年周期;极端最高气温的增暖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其中1976年的增暖趋势最显著,突变后宁夏中北部增温最明显,有显著的3.14年周期;虽然突变后高温日数明显增加,但仍有异常的低温事件发生;当前一年1~6月加利福尼亚西岸海区温度偏高、同期冬季西太平洋副高西升北抬、面积增大、强度增强、亚洲区极涡面积收缩、青藏高原500 hPa位势高度增高时,极端最低气温偏高;当前一年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区呈La Nina型分布、同期夏季北半球极涡减弱时,副高加强北抬,极端最高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14.
宁夏中北部暴雪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2日08:00~3日20:00,久旱的宁夏迎来了一场喜雪,全区降雪量3.0~18.3mm,其中,中北部普降大到暴雪,12h和24h降雪量为宁夏最近30年之最。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宁夏本地化中尺度数值预报(MM5)模式产品、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卫星云图,对本次降暴雪的天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中小尺度系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中北部大到暴雪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系统特征。主要影响系统有地面河套热倒槽,500hPa西南暖湿气流和700hPa兰州的低涡及地面中β尺度,为此次降雪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