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59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77篇
  52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大弹涂鱼规模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生活于沿海河口潮间带滩涂,主食底栖硅藻,在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由于近十几年来沿海滩涂大量被围垦,滩涂面积不断缩小,自然海区滥捕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沿海大弹涂鱼资源急剧减少。大弹徐鱼具有适应性强、食物链短、病害少、易于养殖和养殖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介绍其规模化养殖技术。1养殖池建造在福清市过桥山垦区内平整淤泥滩涂或由旧鳗闹养殖地改造而成。目前已投入生产的养殖池共190口,划分为6个区,每口面积5-9亩(多数6-8亩),底质为软泥。养殖池堤坝呈梯形结构,高1.2米,底部宽…  相似文献   
132.
锤片式微粉碎机易损部件的耐磨性及更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碎是水产饲料加工生产过程中重要工序之一。对于普通的水产饲料加工,锤片式微粉碎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对于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设备,粉碎过程中易损部件是其锤片和筛片,其耐磨性、调整与更换的方便性是饲料粉碎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是影响饲料生产效率、饲料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重  相似文献   
133.
2004年我们在河南省中牟县谢庄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规模化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每亩产量达2070千克,平均规格0.75千克。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4.
为减少遂川金柑种子数,提高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本研究利用1 000 Gy的60Co-γ射线对遂川金柑花粉进行辐照处理,之后授粉于遂川金柑,并以未经辐照处理为对照(CK),研究辐照处理对遂川金柑果实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辐照处理后遂川金柑饱满种子数减少,且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但果实的大小和单果重明显降低。授粉后30 d,辐照处理的果实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ZT)、(GA+IAA+ZT)/ABA明显低于CK。本研究结果为60Co-γ射线辐照育种在金柑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干化土壤中栽种植物生长及其土壤水分问题,试验采用野外地下大型土柱模拟当地深层干化土壤,并在试验土柱栽植典型植物早熟禾、柠条、苜蓿和刺槐,于2014-2016年定期观测试验植物生长及土柱内10m土层土壤水分,分析干化土壤中不同植被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期为干化土壤建造植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模拟干化土壤中,早熟禾、柠条、苜蓿和刺槐种植地土壤水分活跃层分别为0~2.6、0~3.2、0~3m和0~10m,其中早熟禾种植地土壤活跃层水分得到提升,该层次土壤储水量较初期增加115.07mm,柠条、苜蓿和刺槐在2014年后活跃层干化加剧,与初期土壤储水量相比,该层土壤储水量至2016年分别减少42.90、45.57mm和241.57mm。2)稳定层分别为2.6、3.2、3m和10m以下,稳定层土壤水分无显著差异(P0.05),与初期相近。3)干化土壤中植被生长受当年降水量影响较大,株高生长量和单株生物量在2016年丰水年显著高于2015年枯水年(P0.05)。4)早熟禾和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在枯水年丰水年,柠条和刺槐水分利用效率在丰水年枯水年。  相似文献   
136.
由于近年来各地盲目进行超大规模土地流转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既损害了农民利益又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3类一级指标,并在其下筛选13类二级指标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模型(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人均GDP(0.170 2)、三次产业结构(0.159 2)、农民的文化素质(0.154 6)、农民非农收入比例(0.122 5)对土地流转规模影响较大,这为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流转适度规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混种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混种的增产机理及效果,以保山市大面积推广的多棱品种保大麦14号、二棱品种82-1为材料,设5个处理,进行单种和混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利用光能,从而提高产量,产量比单种二棱矮秆品种增加139.5~719㎏/hm2,比单种多棱高秆品种增40.5~720㎏/hm2;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与单种二棱品种(单种中有效穗最多)相近,穗实粒数比单种二棱矮秆品种增7.8~10.7粒,千粒重比单种多棱高秆品种增1.2~5.5g,同时,混种还能减轻倒伏;二棱品种82-1与多棱品种保大麦14号混种基本苗最佳比例为6:4(折合种子重量≈7:3)。  相似文献   
138.
土地利用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也是人们对土地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以无锡市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江苏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无锡市2005~2014年10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及结构变化,并运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1)研究期间内无锡市土地利用结构有所变化,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工矿、林地面积增加,牧草地、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和园地面积减少。(2)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对居住地、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的需求。无锡市在协调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相似文献   
139.
光色对中华绒螯蟹幼体诱集与仔蟹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光照颜色的行为反应,探究蟹类颜色视觉的特征,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研究了蓝光(波长446~493 nm)、绿光(波长502~579 nm)、黄光(波长586~600 nm)、红光(波长620~644 nm)、白光(波长440~637 nm)对中华绒螯蟹Ⅱ~Ⅴ期溞状幼体与大眼幼体的诱集效果,以及对仔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装置中,Ⅱ~Ⅴ期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在蓝光下的分布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光照组(P0.01),各期幼体在绿光下的分布率也不同程度地高于其他光照组;在室外土池中,采用容积为1 L的捕苗器,在蓝光下捕获大眼幼体的数量最多,为1097尾,极显著高于白光组(253尾)、红光组(121尾)和黄光组(35尾)(P0.01),显著高于绿光组(629尾)(P0.05);24 h内各光色组中仔蟹的昼夜摄食量结果显示,各组仔蟹的日摄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天摄食量平均值高于夜晚,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0.
1961—2013年河南省气温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需要加强对河南气象要素研究,认识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本研究以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观测站月均温为研究对象,运用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法和空间插值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分析气温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3年,年、春季、秋季、冬季和1月均温具有显著升高趋势,夏季和7月均温具有不显著降低趋势;(2)年、春季和秋季均温增温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冬季均温增温突变发生在1984年;21世纪初期以来,年、春季、秋季和冬季均温具有显著升高趋势;(3)通过R/S分析,未来河南省暖化的趋势将持续;(4)年和四季均温空间分布反映了地理学上2个重要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海拔较低的区域(东部、北部和南部)升温速率较高,海拔较高的区域(西部山区)升温速率较低;郑州、开封、新乡等地年和四季均温增温速率均是最大值,说明气温升高与人类活动有关;(5)近53年,不同时期的1月0℃等温线均位于淮河北侧,且具有较大的变幅,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今后运用1月0℃等温线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