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1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豫玉32和豫玉33干种子为原始材料,用低能N+离子注入,观察并记载低能N+离子注入玉米干种子后对当代玉米幼苗期几个性状的影响。发现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对相同剂量的N+离子注入的敏感程度不同;低能N+离子对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根长、株高都有很大的影响;从玉米防倒伏的角度考虑,发现1.0×1017 ion/cm2可能是对豫玉33和豫玉32进行诱变的最佳剂量,为下一步大规模地开展玉米低能N+离子诱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低能离子束介导转基因小麦叶片蛋白指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SDS-PAGE电泳方法研究了低能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小麦灌浆期叶片中蛋白图谱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束介转基因小麦部分个体的叶片蛋白图谱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各处理的蛋白图谱中,带型变化主要集中在157,104,83,36,35,34,28和23kD等条带;相对稳定的蛋白质条带分别为47,44,41,40,39,31和24kD。各处理间蛋白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导入DNA时间对蛋白质图谱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3.
离子束诱变对M_4代小麦醇溶蛋白和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束诱变小麦M4代高蛋白稳定株系的醇溶蛋白和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高蛋白系和对照相比,在ω区醇溶蛋白谱带数目明显增多,而且从谱带上可以推测,M90株系间的遗传性、稳定性优于M91株系;高蛋白系氨基酸含量(以干重为基础)都有大幅的增长,尤其以谷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34.
为给离子束诱变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N+ (30Kev)注入诱导获得的小偃81突变系M4 代种子为材料,采用SDSPAGE 和APAGE 技术对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缺失系:1Ax1缺失系、1Bx14+1By15缺失系和1Dx2+1Dy12缺失系,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Ax1>1Bx14+1By15>1Dx2+1Dy12。检测到5种醇溶蛋白变异类型,其中,1Ax1 缺失系有3 种突变类型,1Bx14+1By15 缺失系和1Dx2+1Dy12缺失系各有1种突变类型,ω区变异类型最多,其次是α和γ区,β区没有发现变异类型,在5种变异类型中有一条相同的变异谱带。以上结果说明,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并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牧草青贮饲料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分析西北地区牧草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从中分离鉴定了11株乳酸菌,并研究了这些乳酸菌的结构和特性。[结果]分离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和兼性厌氧菌。所分离得到的菌株中同型发酵占78%。根据所分离的乳酸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这些乳酸菌可被分为3组(A,B和C)。经表型分类鉴定,A组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B组为球菌(Leuconostocaceae),C组为球菌(Lactococcus)。[结论]分离鉴定了西北地区牧草附着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为牧草青贮饲料的制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选育富硒灵芝高产菌株并研究其液体发酵性能。[方法]应用添加Na2SeO3的培养基筛选富硒能力较强、菌体生物量及菌体多糖产量均较高的菌株,并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筛选到菌株Ganoderma lucidumZ-4-25,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浓度0.08%的Na2SeO3即能有效促进菌体生长,在浓度0.16%的Na2SeO3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92 h,灵芝菌粉有机硒含量达到13 000μg/g菌体。在添加浓度0.08%的Na2SeO3条件下,10 L发酵罐发酵216 h,菌体生物量干重达到26.82 g/L,灵芝菌粉有机硒含量达到9 800μg/g菌体。[结论]该研究为富硒灵芝的液体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董湘熔  王雁萍  李月艳  秦广雍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08-13909,13939
[目的]了解紫金牛叶杆菌F2对吲哚醌降解的条件。[方法]研究了温度、溶解氧及不同起始浓度的底物对F2菌株降解吲哚醌的影响。[结果]此菌株能够在25~35℃条件下较快地降解吲哚醌,其中28℃条件下培养24h,对100mg/L的吲哚醌降解率为93.37%±5.78%,32h内达到完全降解;该菌为好氧菌,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降解能力较强;此菌株对50~500mg/L的吲哚醌均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结论]紫金牛叶杆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理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为了分析低能N+离子束诱变小偃81后代紫秆突变现象,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突变株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结果发现亚基的表达量减弱、亚基缺失以及亚基分子量的变化等3种类型的变异。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突变株基因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能离子束诱发突变株基因组DNA SSR带型的改变,主要体现为扩增片段的增加和缺失。以上结果表明,紫秆现象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低能N+离子的注入,导致野生型小偃81基因片段的缺失或基因重组,造成紫秆显性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9.
以生物统计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低能离子束生物诱变研究领域的文献,对其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进行了评述,重点提出了处理群体小、缺乏重复设置、方差分析有待完善以及缺乏诱变后代跟踪研究等问题,并对低能离子束诱变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温麦19。共处理温麦19的小花800朵,获得241粒种子,结实率为30.9%,通过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分析,证明外源的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其中5个T0代植株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