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益丰素、爱多收+益丰素、爱多收+益丰素+硼酸+CO2+-Ca2+喷施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结果表明:在C49S可育阶段,药剂能提高结实率,增加不育系繁殖产量;在C49S不育阶段药剂无效果。  相似文献   
32.
杂交小麦基本苗与产量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小窝疏株密植种植方式,设置基本苗6苗/窝、4苗/窝和2苗/窝3个处理,研究了基本苗数对杂交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基本苗后,杂交小麦的单株成穗能力有极大提高,基本苗6苗/窝、4苗/窝和2苗/窝的单株成穗数分别为1.5个、2.0个和3.6个,穗长、有效小穗数和穗粒数都有提高,单穗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籽粒产量极显著提高,基本苗4苗/窝和2苗/窝的单株产量分别是6苗/窝的单株产量的1.58倍和2.93倍,基本苗4苗/窝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6苗/窝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杂交小麦种植的合理基本苗约4苗/窝,折合约8~9万苗/667m^2;通过精量播种,充分发挥杂交小麦在营养生长方面的优势,促进植株的个体发育,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用种号和种子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3.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油菜只收获油菜籽,而双低油菜通过油蔬两用栽培,在保证油菜籽产量基本不减或略有增产的同时,增收一季油菜薹,从而大幅度提高油莱种植效益,该技术在浙江、湖北等省推广应用已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34.
本文详述了干田和旱地小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并介绍了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在潼南县的示范推广情况,提出了在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技术规程、良法和良种要配套及强化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以小麦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050S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期用外源IAA,GA3和ABA处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其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育植株的不育度,提高可育植株的可育度;用乙烯利(CEPA)和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调控乙烯水平可以显著地改变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育性。  相似文献   
36.
油菜抗低温雨雪霜冻灾害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及时清沟排渍,并有效防止春雨危害。冰雪融化,冻土散落,极易造成田间沟渠阻塞,渍水伤根,因此要对油莱田进行及时清沟排渍,以养护根系,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保证油菜生长发育及恢复生长所需要的养分。2、适时摘除老黄叶及受冻严重的莱薹和叶片。以减少田间隐蔽,增加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37.
杂交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5个杂交组合F1的产量和4个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明确两系杂交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4个因素中,其大小顺序为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  相似文献   
38.
结合重庆市农情,详细介绍油菜三大主要病害(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指出应进一步加强油菜病害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9.
为满足长江上游地区对早熟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需要,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X_1)、种植密度(X_2)、氮肥(纯氮,X_3)3个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早熟双低油菜'重蓉油1号'直播产量的影响,并寻求最优高产栽培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与'重蓉油1号'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 878.179+245.269X_2+72.438X3+214.370X_2~2+105.000X_1X_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效应大小为种植密度施氮量播期,其中种植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播期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最显著;在试验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较早播种及较高的氮肥水平有助于增产。产量超过2 353.42 kg/hm2的高产栽培措施组合为:10月2—18日播种、种植密度31.95万—36.10万株/hm~2、施氮量105.0—168.9 kg/hm~2。  相似文献   
40.
以小麦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050S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期用外源IAA,GA3和ABA处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其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育植株的不育度,提高可育植株的可育度;用乙烯利(CEPA)和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调控乙烯水平可以显著地改变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