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9篇
  58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调查研究、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01-2002年对重庆市烟区土壤、烟叶含氯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于2003-2004年进行了不同施氯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氯在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表明:重庆植烟土壤含氯量低,平均为13.4 mg/kg,严重缺氯的土壤(Cl≤2 mg/kg)样本占19.2%;可能缺氯的土壤(Cl≤10 mg/kg)占50%.重庆市烟叶含氯量很低,平均为0.70 g/kg,有99%的烟叶样本含氯量低于优质烟叶要求的含氯下限(3 g/kg),烟叶含氯量低已成为影响烟叶质量的限制因素.烟叶含氯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直线或指数相关.施氯量在0~45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氯量的增加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产值、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施用适量氯(30~45 kg/hm2)能降低烟叶烟碱及总氮含量;施木克值、K2O/Cl、总糖/烟碱以及烟碱/总氮比趋于合理,协调了烟叶各化学成分的比例,改善了烟叶品质.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其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重庆烟区的最佳推荐施氯量为30~45 kg Cl/hm2.  相似文献   
12.
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2001年夏季作物收割季节,采用系统调查法对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网的黄土、潮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5 个土壤类型定位试验中的对照(CK)、撂荒、NPK、NPK+OM、NPK+S 和1.5(NPK+ OM)施肥小区的土壤动物调查。采集土壤样品90个,通过手捡法和Cobb过筛法,共获得土壤动物6 414只,隶属6门12纲22目,同时对采集的土壤样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8类主要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6项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农田土壤动物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3.
在3种类型紫色上上种植小麦,进行掺合肥料养分分离度试验,结果表明,3种类型紫色土单施氮肥无增产效应,氮磷配合施用,可促进小麦对氮磷的平衡吸收而增产。  相似文献   
14.
从氮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污染现状着手,叙述了氮素对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状况,分析了氮素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氮肥施用过量而导致的氮素损失和迁移,并从政策管理和技术推广两方面提出控制治理氮素污染的对策,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峡重庆库区柑橘园磷素平衡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峡重庆库区柑橘种植农户调查资料和土壤测试分析数据为基础,从区域角度出发,分析了柑橘园生产体系中的磷肥施用特征和磷素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果园磷肥平均投入量为P 228.8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和普钙;其中通过有机肥投入的磷素水平为P 32.7 kg/hm2,主要来源于畜禽粪尿.柑橘园的总体磷盈余量为P l0...  相似文献   
16.
重庆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重庆主要植烟土壤的肥力状况,以便为土壤改良和施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10个县植烟土壤的p H值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氯、交换性钙和镁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50%以上植烟土壤酸化严重,黔江、丰都、石柱县有60%以上植烟土壤p H值小于5.5;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总体适宜;碱解氮含量偏高,有95.71%的植烟土壤氮素供应过剩;速效钾含量总体适宜,仅33.10%的土样含量偏低;水溶性氯含量总体偏低,仅33.99%的土样适宜烤烟种植;交换性钙含量中等偏低,交换性镁含量中等偏高。因此,在烟叶生产中要加强酸化土壤治理,严格控制氮肥,适量补充磷、钾、镁肥,增施氯、钙素肥料。  相似文献   
17.
钙质紫色土水稻氮磷锌配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三峡重庆库区甜橙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对低产园和高产园甜橙进行叶片营养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三峡重庆库区甜橙叶片N、P、K、Mg、Fe、Mn、Cu、Zn、B含量适宜范围分别为:N 25.17±2.62g/kg、P 1.59±0.20g/kg、K 14.08±3.2g/kg、Mg 5.50±0.68g/kg及Fe 86.97±6.96mg/kg、Mn 29.44±4.66mg/kg、Cu 5.62±0.66mg/kg、Zn36.06±5.31mg/kg、B 67.53±14.71mg/kg.甜橙叶片N∶P∶K的适宜比例为1∶0.05~0.07∶0.43~0.68.通过F检验,N/K、N/Mg、Fe/N、N/B、Fe/P、P/B、Mn/K、Zn/K、K/B、Fe/Mg、Mn/Mg、Mg/B、Fe/Zn、Fe/B、Mn/B、Cu/Zn、Cu/B和Zn/B 18种比值形式的方差比达到显著性水平,确定为DRIS参数,进而计算出各个供试橘园的需肥顺序.总体而言,三峡库区甜橙园需求较大的元素是B、Mg、K、Zn和P,需要补充上述元素的果园分别占供试果园的70%,56.7%,43.3%,33.3%和33.3%.  相似文献   
19.
土壤缺镁日益成为制约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因素,土壤中过量的钾可通过钾镁拮抗作用进一步降低根系镁素吸收和转运,进而导致柑橘地上部镁素不足而影响生长。为此,在盆栽模拟条件下设置了高钾(300 mg·kg-1)、适宜钾(150 mg·kg-1)2个施钾水平及5个施肥钾镁比(K/Mg,4∶0,4∶1,4∶2,4∶3,4∶4),并研究了两种典型柑橘砧木——香橙(Citrus junos Sieb. ex Tanaka)和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在上述条件下的生长及养分吸收差异,为明确适宜的土壤K/Mg和平衡施肥提供依据。与适宜钾处理相比,高钾处理的香橙、枳株高分别降低7.7和11.7 cm,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及钾、镁累积量均显著降低。当施肥K/Mg从4∶0减少到4∶4,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从61增加至166 mg·kg-1,叶片镁含量从1.09增加至4.14 g·kg-1,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回归方程表明,施肥的K/Mg介于4∶1~4∶2时,两种砧木的生物量和各部位干重最大。镁过量导致土壤K/Mg和地上部K/Mg降低,进而抑制柑橘砧木的生长。高钾和适宜钾处理下,枳根中镁含量/地上部镁含量均显著低于香橙。在酸性缺镁土壤上施用过量钾肥会加剧柑橘缺镁症状,将土壤K/Mg维持在1.5~2.0之间有利于柑橘生长;相比香橙,枳对缺镁的耐受性更强,能把更多的镁转运到地上部。综上,在合理施用钾肥的基础上,注重钾镁平衡施用和选择合适的砧木品种可以缓解柑橘生产中镁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地区玉米产量对基础地力和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明确西南地区土壤基础地力与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南玉米种植区土壤培肥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6年以来在西南地区布置的508个玉米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对照(CK)、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氮磷钾(NPK)5个处理,测定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分析了西南地区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和地力贡献特征、玉米施肥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采用直线拟合和边界线分析评价玉米种植区土壤基础地力与玉米施肥产量及产量差的关系;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了基础地力状况对施肥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西南地区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在3.9-4.7 t·hm~(-2)(平均为4.4 t·hm~(-2));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肥(NPK)区平均产量为7.7 t·hm~(-2),比基础地力产量平均增产3.3 t·hm~(-2),边界线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四川、贵州的施肥高产潜力分别为11.5、12.7、12.6 t·hm~(-2)(平均为11.7 t·hm~(-2))。玉米产量的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7.1%和42.9%;玉米地力贡献率随着基础地力产量的提升而增加。西南地区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重庆、四川、贵州及整个西南地区玉米现实生产力与基础地力拟合直线决定系数分别达0.356、0.393、0.448和0.434(P0.0001);随着基础地力的提升,玉米施肥产量差降低,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结论】在西南地区,提高土壤基础地力可以提升玉米的施肥产量,提高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产量差,减少玉米对肥料的依赖性,促进西南地区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