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基于GIS的植物叶面积的快速精确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叶片面积的测定,是研究与植物叶片面积大小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是研究植被林冠截流等土壤侵蚀原理有关研究需要明确的工作。以往在进行测定时,一般采用叶面积仪量算,但仪器价格昂贵,同时仪器在叶片面积微小时,精度很低。也有利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的,何文人等介绍了采用叶片宽与叶片面积间的回归关系来测定叶片面积;龚建华等介绍了用等腰三角形来进行叶片面积测定,但精度都不高。  相似文献   
12.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工程施工期长,破坏土地面积大,挖损、堆渣工程量大,势必造成水土流失,给周边环境及下游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区及其直接影响区水土流失恶化现象的发生,为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项目监测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引入以“3S”为平台的高新科技手段,通过定位测量与定量观测相结合、提高监测时效、监测精度。监测内容主要是:生产作业扰动地表监测,各时段水土流失量监测;水土保持工程效果监测。其结论是:磨盘山水库扰动地整治率达标;土壤流失控制比达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标;拦渣率未达标;植被恢复系数未达标。  相似文献   
13.
黄花菜肉质根肥厚,极易成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以及抗旱、抗寒、耐瘠薄等优点,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得到广泛的栽培引种。本文阐述了黄花菜的特征特性及利用价值,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黄花菜在三江堤防植物护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荚果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人工控制水量(最适宜荚果蕨幼苗生长)条件下,对荚果蕨幼苗实施不同有机肥施肥处理,研究荚果蕨幼苗对不同有机肥、不同梯度肥量处理的反应机制及光合特性变化特征,旨在为荚果蕨大面积引种栽培推广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腐熟猪粪肥(Ta组)、腐熟牛粪肥(Tb组)、腐熟鸡粪肥(Tc组)对荚果蕨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肥效大小规律表现为:Ta组> Tb组> Tc组,但不同施肥量梯度之间无明显规律; Ta组、Tb组、Tc组对荚果蕨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肥效大小规律表现为:Ta组> Tb组> Tc组>CK,且不同梯度施肥量间影响差异显著:三种腐熟有机肥均在2000 kg?hm-2的施用量上对荚果蕨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的有利影响达到峰值,以地上部分干重为例:Ta4、Tb4、Tc4分别比CK组高出140.27%、84.16%和45.80%,同时测得的光合特性与生物量积累(尤其是荚果蕨地上部分干重)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分布及其特征,为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黑龙江省冻融侵蚀考察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冻融侵蚀区分布界定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结果]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分布在131°—122°E,53°—48°N范围内,侵蚀面积为3.29×104 km2,占该区土地面积的11.98%。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侵蚀面积分别占总侵蚀面积的21.78%,42.32%,23.78%,12.12%。侵蚀强度由北向南递减。[结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分布范围比较广,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冻融侵蚀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着该区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多年来东北黑土区实施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黑土地保护和黑土资源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梳理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基础上,分别从土壤侵蚀强度、林草面积、粮食产量及群众满意度变化等方面阐述了黑土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K-means聚类方法在黑龙江省坡耕地类型区划分上应用的可行性,为各市(县)坡耕地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黑龙江省70个低山丘陵区市(县)进行科学区划。[结果]低山区市(县)共21个,丘陵区县市共49个。[结论]所选16个分类指标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证明分类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野生荚果蕨的长期、大量采摘,使其正面临着资源萎缩、减少,产量呈下滑的趋势,为了保持和培育该物种资源。于2004-2006年进行了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采用互比法3次重复,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和基质等生态因子,试验观测对荚果蕨孢子萌发、原叶体出现、配子体形成孢子体及其形成孢子体率的影响,试验结果: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在4种基质中,土壤为52%,蛭石为33%(见表1,图2);在遮光情况下,透光率在28.1%至全光照的光照强度区间范围内对荚果蕨繁育有利(见表2,图4);平均温度20-24℃条件下,孢子体出现时间、数量,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明显优于平均温度12℃的处理(见表3,图6);土壤水分〈20%孢子不萌发,原叶体生长速度和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依次:水分45%〉40%〉35%(见表4,图8)。  相似文献   
19.
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对野生荚果蕨的长期、大量采摘,使其正面临着资源萎缩、减少,产量呈下滑的趋势,为了保持和培育该物种资源。于2004-2006年进行了荚果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采用互比法3次重复,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和基质等生态因子,试验观测对荚果蕨孢子萌发、原叶体出现、配子体形成孢子体及其形成孢子体率的影响,试验结果: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在4种基质中,土壤为52%,蛭石为33%(见表1,图2);在遮光情况下,透光率在28.1%至全光照的光照强度区间范围内对荚果蕨繁育有利(见表2,图4);平均温度20-24℃条件下,孢子体出现时间、数量,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明显优于平均温度12℃的处理(见表3,图6);土壤水分〈20%孢子不萌发,原叶体生长速度和配子体形成孢子体率依次:水分45%〉40%〉35%(见表4,图8)。  相似文献   
20.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修筑地埂是黑土区有效的水保措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水土保持埂带植物已逐渐丧失其原有使用价值,引进筛选新的埂带植物迫在眉睫。从生态适应性、水土保持效益、经济效益和建植成本等4个方面选择了12个指标,构成地埂植物筛选适应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指数和法评价模型,对从50余种东北地区野生乡土种、当地栽培种和外来引入种中初选出的21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石刁柏、黑加仑、紫花苜蓿等8种适合东北黑土区种植的埂带水土保持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