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作者于2013年6月—9月棉盲蝽盛发期,在渭南市大荔县的棉花、玉米、冬枣等田间,进行了虫情自动测报灯三种不同光源诱测棉盲蝽成虫及性诱剂的诱测试验。通过对比得出频振18号光源诱测效果为好;以瓶装液体性诱剂+大桶组合诱测效果最好,为当地预防棉盲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7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abernet Sauvignon)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设置5个喷施+滴施镁肥处理(S1F1、S2F2、S3F3、S4F4、S5F5)和5个滴施镁肥处理(S6F0、S7F0、S8F0、S9F0、S10F0),探究不同施镁量和施镁方式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施和叶面喷施镁肥均能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特性,改善葡萄浆果形态,提高果实产量,并促进浆果中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和花色苷的积累,提升果实品质。其中,叶面喷施0.135%+滴施161.8 kg/hm2镁肥和滴施323.7 kg/hm2镁肥的产量较未施镁处理S0F0分别提高了23.8%和22.0%,经济效益提高了36.1%和32.8%。处理S3F3的经济效益最高,产投比最大,肥料利用率也更高,是该土壤条件下最佳的施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百花湖鲢、鳙鱼的投放以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10月对贵阳市百花湖的浮游生物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百花湖浮游植物种类共计47种,属于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甲藻门6个门,生物量为1.56mg/L;浮游动物共计20种,分别隶属于枝角类、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为2.15 mg/L....  相似文献   
14.
皖南三黄鸡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研究测定并分析皖南三黄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性能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1.5~2.0kg。个体生长速度变异较大,需进一步选育;该鸡种性成熟早,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2%~73%,60周总产蛋量150枚左右,产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600株/hm2密度的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草本生物量、Menhin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实现水稻增产、品质提高的适宜耕整地方式,于2021-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5 718为材料,在麦秸秆全量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设置一体化旱地双轴旋耕整地(T1)、旱地单轴旋耕+水田单轴旋耕整地(T2)、水田单轴旋耕整地(T3)3种耕整地方式,研究麦秸秆还田量与耕整地方式以及两者互作对机插水稻产量和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麦秸秆不还田相比,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的水稻产量在T1方式下增加4.54%~5.45%(P<0.05),在T2和T3方式下降低。3种耕整地方式水稻产量在麦秸秆不还田下表现为T2>T1>T3,在麦秸秆全量还田下表现为T1>T2>T3,其中麦秸秆全量还田下T1处理较麦秸秆不还田的T2处理产量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可能与麦秸秆全量还田与T1处理互作降低了稻田土壤容重、增加了耕作深度和土壤Eh有关,从而促进了水稻有效穗数的增加,提高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增加。麦秸秆全量还田较不还田降低了各耕整地方式下稻米的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改善了稻米外观品质;降低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7.
藏獒俗称"中国神犬",最初来源于青海、西藏牧区,近年来通过内地繁养,藏獒的数量逐渐增多,但藏獒母犬每年只繁殖1次,养殖成本投入较大.如何有效地改良藏獒的品种、提高受孕率、减少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迫在眉睫.课题组在河南省藏獒协会的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对河南省内大型藏獒养殖基地进行藏獒的发情鉴定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从中得出了藏獒发情配种规律.  相似文献   
18.
19.
20.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动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省西部为研究区域,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温度、坡度、高程、植被覆盖度10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2006年、2012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并分级,最后对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0年、2006年、2012年生态脆弱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00±0.129,0.531 9±0.111,0.506±0.118,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2000—2012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呈不断下降趋势,说明研究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呈逐渐好转趋势。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此外,2000—2012年,研究区生态脆弱度主要受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