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2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12篇 | |
综合类 | 51篇 |
农作物 | 19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22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不同基因型小麦硫素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小麦生产实践中硫营养的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高硫(施硫)和低硫(不施硫)供应水平下,研究了14个小麦基因型的硫素吸收利用情况,并对小麦硫素利用类型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籽粒产量、硫素吸收和利用效率都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这些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参试小麦基因型划分为4类:低效低响应型、低效高响应型、高效低响应型和高效高响应型。研究还发现施用硫肥增加了植株硫素吸收总量,但降低了硫素利用效率,可以推测不同基因型小麦对施用硫肥的响应程度与硫素的吸收总量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3.
利用盆栽法研究稀土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0.3%)的稀土溶液能够促进向日葵的生长,增加株高,扩大叶面积,刺激根系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同时,稀土对叶片中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有提高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近10 a黄淮旱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品种性状的变化规律,以近10 a来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域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迟,成熟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年延迟0.327 4 d;抽穗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年延迟0.462 5 d;株高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623 2 cm;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635 6 d;灌浆时间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263 4 d。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期与灌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穗粒数、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贡献从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达到0.538 8;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通径系数为0.392 8。 相似文献
105.
106.
稀土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甜玉米品种甜单1号为材料研究稀土对种子萌发、种苗初期生长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稀土溶液对萌发和种苗生长有刺激效应,高浓度则具有抑制作用,对于甜玉米甜单1号种子的适宜处理浓度为500mg/kg,在这一浓度下促进种子萌发,刺激种苗生长,提高生理生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8.
汾阳县交口乡10kV线路共44.06km,由汾阳电业局峪道河35kV变电站供电。为合理解决“二改三”工程中农民照常用电问题,该局在交口10kV线路主干线8.257km处,采取用两台配变转换供电方式的办法,及时解决了全站“二改三”的按时投运和老区人民的用电。 相似文献
109.
110.
“暑热安”抗蛋鸡热应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热应激是指炎热而不易调节的小气候条件下 ,环境温度高于产蛋的等热区上界限 (蛋鸡最适宜温度为 2 0℃~ 2 7℃ )时产生的生理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增数、心跳加速、食欲下降、水泻及子宫、卵巢血流量减少、产蛋性能与蛋壳品质下降 ,重则会出现热痉挛或热衰竭而死亡 (死亡率达 1 0 %~ 2 0 % )。给养禽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热应激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畜牧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鸡抗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对鸡舍隔热、通风等辅助散热措施来改善机体外环境 ,或在饲料中添加解热镇静剂、电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