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藏草地畜牧业资源丰富 ,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但由于人才匮乏 ,特别是科学技术人才缺乏 ,科技措施不配套 ,生产方式落后 ,加之长期忽视畜禽品种改良 ,畜禽生产水平低 ,系统效益不高等问题 ,制约了西藏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因此 ,加快西藏科技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让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及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重视科技的投入。1 西藏草地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 ,但面临许多挑战西藏农业县草地面积 1 48万hm2 ,半农半牧县 2 1 6万hm2 ,占全区草原面积 43 93% ,另有人工草场约 4万hm2 。据不完全统计 ,全自治区有各类牲畜 2 31 6…  相似文献   
52.
对收集的12只鸡肝肿大病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显微病变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和小胆管增生为特征。肝脏典型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胆管炎和胆管周围炎,间质性肝炎。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西藏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藏鸡场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地规模化养鸡场不断增多。但由于个别的养鸡场缺乏全面、系统的鸡病防治技术,致使鸡的各种疾病发病率高,生产水平低下,经济效益差。藏雏鸡的合理免疫日龄及免疫程序是疫病预防的关键,为了提高免疫效果,我们对藏鸡新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维生素E缺乏症病死雏鸡进行系统的病理学研究发现,该病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脑啊,尤以小脑的变化最为明显,表现为脑组织出现软化性,出血,水肿,脑细胞变性,坏死等,其他组织器官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5.
杨爽  钟国辉  田发益  袁雷  何建清  陈芝兰 《种子》2013,32(2):76-77,81
采用不同方法对茅膏菜种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种子最大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A3、硫酸、高锰酸钾和SDS溶液处理种子,均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萌发高峰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用15%的硫酸处理种子20 min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79.79%,用SDS溶液处理种子,萌发速度最快,萌发高峰日提前了20d.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西藏农区不同年龄牛对饲草、粪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三类纤维素的代谢差异情况分析,了解西藏牛的基本代谢状态。试验对西藏地区实地饲养农户的10头牛进行全饲料、全粪便法收集,采用滤袋法对三类纤维素含量进行测试,发现三类纤维素随着牛年龄的增长,消化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经χ2检验,尽管年龄与纤维素消化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纤维素的消化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线性相关性较好(R0.99),因此,对三类纤维素分别建立了GM(1,1)的灰色预测模型,此模型可应用于饲料配方和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57.
西藏农区黄牛主要瘤胃微生物及瘤胃液物质特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牛瘤胃液中N源、可溶性糖含量,统计分类纤毛虫数量和改良纤维分解细菌选择性培养基等方法,发现瘤胃内 NH+1-N、NO-3-N、全N和可溶性糖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含量的高低取决于瘤胃内食糜的养分、食糜和瘤胃液在瘤胃中的排空时间,同时鉴定了西藏黄牛瘤胃液中12种不同属的纤毛虫、4个主要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厌氧真菌的数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NH+4-N含量变化较小,在平均值(71.279 9±15.120 5)mg/L浮动;NO-3-N在AM 10:00达到最高值;全N在AM 8:00和16:00含量最高.通过试验改良的纤维素菌培养基能较好地培养瘤胃内4种细菌,为更进一步研究瘤胃内微生物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8.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相关草产品的产业初步形成,由于草产品种类繁多,其营养和饲用价值良莠不齐,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畜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现代畜牧业需要大量的优质草产品,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鸡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总结禽流感病毒抗体在藏鸡体内的消长规律,制定最佳的鸡场禽流感免疫程序。对林芝市西藏农牧学院临床兽医楼养殖的86只藏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按程序完成三次免疫后每隔2周随机对接种过禽流感疫苗的20只藏鸡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直至完成最后一次免疫后第2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数值,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效价。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水平并维持至第20周,直到第24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4log2附近;ELISA试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至第2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持续保持在一定高水平。18周开始,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下降,直至第28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50%附近。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第4~24周,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所有藏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平均值都在标准值4log2以上,抽检合格率均大于标准值70%;ELISA试验结果表明抗体数值(PI)均在标准值5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按本防疫程序防疫禽流感后,有效抗体在藏鸡体内维持时间为5个半自然月,建议第24周进行下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60.
草产品质量安全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草产品种类、草产品质量监控与管理、草产品检测技术及安全评价等方面对草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开展草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