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西南部平川水地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适期为10月1日~10日,平均气温为16~18℃,株高80-85cm,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35-40g,亩穗数40-45万,产量水平450-500kg/666.7m^2,穗、粒重均衡发展的品种。  相似文献   
32.
甘薯发展前景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冬前高温和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及群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山西临汾采用连续递增密度试验小区设计法,开展了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和群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前气温偏高的年型条件下,播种密度在225~450万粒/hm2范围内,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单株绿叶数减少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主茎叶龄则无显著性差异;播种期在9月24日~10月4日范围内,株高、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3个性状均随播种期的推迟株高降低、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减少,单株茎数和绿叶均为9月29日播种的居多;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株高、主茎叶龄、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和单株绿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不同。9月24日和9月29日播种的4个播种量冬前群体均分别不足1200万/hm2和超过了1200万/hm2。本试验达到壮苗和合理群体指标的组合为播期10月4日、播种量225万/hm2  相似文献   
34.
为有效解除"旋耕播种镇压一体机"组件镇压辊在滚动过程中与表层土壤挤压形成的"鱼鳞状"板结,提升小麦抗逆节本播种保苗关键技术。通过制定技术方案,在重粘、轻粘及中壤土质的田间试验与示范,研制开发出了由支架、调节构件和疏松构件三部分组成的"小麦播种过程板结疏松装置",经播种期降雨较多年份的试用,可有效破除播种过程板结,为苗全、苗齐、苗壮提供了良好的表土微生境,符合农艺技术要求;该装置具有与"旋耕播种镇压一体机"安装拆卸简捷,生产成本低、作业效率高及机手易操作等特点。该项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旋耕播种镇压一体机"的结构与功能,拓宽了土壤适种期,为小麦抗逆节本播种保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5.
旱地冬小麦不同肥料品种的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裕智 《小麦研究》2005,26(1):17-19
2000~2002年,在山西临汾以常规化肥品种为对照,就德国引进的复合肥料进行了肥效研究。结果表明:德肥1号(15 9 15) 德肥2号(16 8 12)的肥效最高,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较对照增产8.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8.1%。建议大力推广德肥1号 德肥2号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6.
小麦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随保 《小麦研究》2003,24(1):34-3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扬花末期-灌浆初期;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500头;防治方法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掌握其防治理论。可以准确有效地控制麦蚜及黄矮病危害。  相似文献   
37.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优质亚基遗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主要是以加性效应为主,也存在非加性效应,F1的蛋白质含量与双亲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度相关,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F2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呈正态分布。在优质育种亲本选配上,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一些。普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受遗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具有品种特性;其在F1中呈共显性和倾母遗传现象,在F2中遗传行为遵从孟德尔的基因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小麦品质改良中既要重视蛋白质的含量,更应重视蛋白质的质量,即数量和质量改良途径并重。  相似文献   
38.
谷子光敏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谷子光敏雄性不育材料“6 83”为不育源 ,选育出 4个新光敏不育系SMPA1~SMPA4 ,与“6 83”相比 ,其农艺性状有明显改善 ,且SMPA2、SMPA3的抽穗期接近本生态区品种类型 ,便于利用 ;光敏不育特性的遗传特点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测配 ,筛选出铁谷 1号、98 391等一批光敏不育恢复系 ,以及以SMPA1~SMPA4为不育系初步选出了SMPA1× 98 391等 3个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39.
2002~2004年在山西太原、清徐和临汾就旱地小麦喷施绿色抗旱剂增产效应和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DR 1、2、5号试剂在各生育时期喷施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其中以GDR 5号试剂喷施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GDR 2号,再次为GDR 1号。从各试剂喷施次数看,2次优于1次,以起身喷 挑旗喷效果最好。生物学效应试验表明:三叶期和起身期喷施处理的株高、主茎叶龄、单株分蘖和单株次生根明显优于对照。该项研究为旱地冬小麦应用生长调节剂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0.
<正> 拟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是对农业害虫进行“查定”防治、实行科学用药的前提,而“查定”防治又是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开展综合防治的关键,因此,防治指标在综合防治中的地位便越来越重要。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现将国内研究的几种主要作物上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