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两种水分条件下真菌接种及氮肥施加对小麦生长、生理及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真菌接种和氮肥施加对小麦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营养吸收的影响,以小麦品种Superb为材料,选取丛枝菌根接种(接种和不接种)和氮肥施加(0 kg·hm-2和180 kg·hm-2)在两个水分处理(拔节期开始,水分充足95%(WW)和水分胁迫40%田间持水量(WD))的温室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开花期生长及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成熟期产量及籽粒、茎秆氮磷含量的变化,最后对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茎秆氮磷含量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水分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AMF)均显著提高旗叶的比叶面积(SLA),其中,水分胁迫处理施氮显著降低叶片SLA,AMF接种显著增大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两种水分条件下,菌根接种和氮肥(N)施加均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其中,水分胁迫处理下,AMF接种对Pn的影响显著,N肥施加和AMF接种后的Pn比CK高31%;两种水分处理下,N肥施加和AMF接种后小麦WUE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值升高,其中,水分胁迫环境下,AMF接种和N肥施加下小麦WUE分别提高了13.02%和1.17%,且不同处理下叶片稳定性碳同位素分辨率(CID)也有所升高。水分胁迫处理下,施N和AMF接种均显著提高小麦茎和籽粒氮含量、株高、生物量和产量,茎秆和籽粒的磷含量也显著升高。WUE与籽粒、茎秆氮、磷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CID与籽粒、茎秆氮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总的来说,N肥施加和AMF接种可显著改善小麦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53.
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2006年以来,北京市创造出一种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即沟域经济。其主要内容是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目前,北京市的沟域经济以特色农业、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最为成功,例如“汤泉香谷”“栗花沟”等知名度较高的沟域,都是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址和产业资源为基础形成的农业、民俗观光产业带,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沟域经济”就是要在山区县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生态沟或生态谷,加快升级乡村旅游,细分旅游市场,差异化发展民俗、休闲、科普等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探讨中草药对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只1日龄的海兰褐公雏养至37日龄,随机分为4组,A、B、C组为试验组,分别每天灌服高剂量(9.0 mg/ml)、中剂量(6.5 mg/ml)和低剂量(4.5 mg/ml)的中草药,D组为对照组。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55、66和73日龄的鸡法氏囊和胸腺中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试验组鸡法氏囊和胸腺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中草药对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有增多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对某集约化猪场不同阶段仔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分析。首先检测了首免前的4周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据此调整了免疫程序,之后同样检测分析了首免后及二免后仔猪的猪瘟病毒抗体水平与免疫力状况。结果显示,4周龄(首免前)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偏低,平均为38.75%;当把猪瘟首免时间调整至4周龄,其一免和二免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平均值分别为55.3%和62.65%。该实验数据对集约化猪场制定比较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来提高猪瘟的防控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主要的非生物因素(降水、温度、地形)、生物因素(动物、微生物、植物)和管理因素(放牧、灌溉、刈割)对草地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机理和途径。在一定范围内,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随降水和积温的升高而增加;土壤养分高有利于凋落物分解;凋落物分解,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前期至关重要,中期则土壤动物起决定性作用,后期以两者共同作用为主;适度放牧、灌溉和刈割促进凋落物分解。这些因素通过改变凋落物的基质质量、生境,或直接改变(物理作用)凋落物的量,以调控凋落物的分解。从定量研究和前沿问题的角度,提出草地凋落物管理今后值得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于2019年在甘肃省通渭县以燕麦‖豌豆间作和燕麦单作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且基肥占总施氮量20%的条件下,设不施氮(N0)、氮肥后移(N1:基肥20%+分蘖期追肥20%+开花期追肥60%)、拔节期前、后均匀配施(N2:基肥20%+分蘖期追肥30%+开花期追肥50%)和氮肥前移(N3:基肥20%+分蘖期追肥40%+开花期追肥40%)4个施氮制度,探讨不同氮处理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产量及其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豌豆间作系统的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高于相应单作,基于地上生物量的LER在施氮处理下均大于1;籽粒产量计算所得的LER在所有处理下均大于1,间作优势明显。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和地上生物量在N2处理下最大,分别为3 705.3 kg/hm2和8.53 t/hm2,较N1和N3分别增产5.11%和22.48%,18.47%和22.03%。间作豌豆在N1处理(分枝期追肥20 kg N/hm2)下籽粒产量最高(2 073.7 kg/hm2)。间作系统中燕麦相对豌豆的种间竞争力随生育期和施氮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