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研究对四川省规模化鸡场分离出的29株产ESBLs的大肠杆菌进行了bla_(CTX-M)耐药基因检测和接合试验,并对供体菌和得到的接合子进行了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比较。结果显示:29株产ESBLs的大肠杆菌中均检出bla_(CTX-M)基因,包括7个亚型;29株大肠杆菌中有11株接合成功,接合效率在在10~(-5)~10~(-3)之间;所有接合子均表现出头孢噻肟耐药性,11株接合子中有3株接合子为多重耐药菌;与供体菌相比,100%接合子的耐药谱变窄;所有接合子的bla_(CTX-M)基因型与其供体菌相同。试验表明:规模化鸡场中产ESBLs大肠杆菌中的耐药基因bla_(CTX-M)可通过接合的方式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21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鸭瘟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7例雏鸭,30例成年鸭人工感染鸭瘟病毒后病料中的抗原,能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从肝脏、脾脏、粪便和血液中检出病毒,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用本法检测了鸭瘟病毒在四种病科中的出现情况,找出了临床采样检测的最佳部位和时间。该方法具有特异性(不与NDV毒株,DPV弱毒株及巴氏杆菌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雏鸭最高检出率可达94.6%,成年鸭最高检出率可达100%)可行性(样品易保存、结果易观察、试剂设备简单)、快速性(一天能得出结果)。可用于现场诊断及检疫。比目前常用于诊断鸭瘟的方法更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13.
高密度培养重组菌生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易力  王红宁  王淑芳  李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94-1894,1897
目的:高密度、高质粒拷贝数培养工程菌生产重组DNA疫苗pCDNA-M。方法:应用20 L自控发酵罐,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控制补料的补加使溶氧控制在30%~60%,pH值控制在7左右。结果:重组菌E.coliJM109/pCDNA-M发酵液OD600达到45。经纯化后最终质粒DNA得率为100 mg/L,质粒没有发生丢失现象。结论:该实验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4.
‘六月红’苹果是由‘Arkasas Black’בSummer Apple’杂交选育出的早熟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8 g;果面光洁,浓红,底色黄绿;果肉白色,酸甜适口,有淡香味,品质上等。果肉硬度8.33 kg ? 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0%。果实发育期72 ~ 76 d;具有易成花,早果丰产等特点,盛果期产量36.8 ~ 39.0 t ? hm-2。  相似文献   
215.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此病毒回归10日龄雏鸡,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尿囊液毒穴36~48h雪经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在电镜下能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病毒粒子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纤突。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穴RT-PCR雪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这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216.
真菌植酸酶phyA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无机磷酸盐的一类酶。本文综述了真菌植酸酶 (EC 3.1.3 .8)phyA基因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 :①phy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②phyA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③phy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④phyA基因表达的调控 ;⑤phyA基因克隆及表达实例。  相似文献   
217.
鸡白介素的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介素(IL)是鸡体内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鸡白介素基因(IL-1、IL-2、IL-6、IL-15、IL-18等)相继克隆成功,其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白介素还可以作为免疫治疗剂、免疫增强剂、构建新型基因工程苗等.文章对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8.
针对山西省及我国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矮化苹果园优质高效生产的技术需求,分析并优化了苹果砧木利用方式、苗木栽植方式、树形管理模式、整形修剪技术及果园肥水管理技术,提出了该地区矮化苹果优质生产与药肥两减相结合生产技术(即"两减一优"栽培技术).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矮化果园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苹果矮化砧穗组合对果园产量、品质、经济...  相似文献   
219.
为了加快纤维素酶工业化应用的步伐,解决纤维素酶发酵工业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高产中性纤维素酶的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麦麸2.5%、玉米浆1.5%、磷酸二氢钾0.75%、硫酸镁0.04%、氯化钠0.2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pH 7.0,罐压0.03~0.05 Mpa,转速600 r/min,装液量3 L,接种量10%,培养4 h后以0.25 g/L/h的流速流加木糖10 h,发酵16 h后,以恒溶氧方式流加补料8 h,共补加料320mL,发酵过程控制溶氧浓度≥30%.该工程菌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培养,纤维素酶活力可达3846.48 U/mL,是优化前摇瓶发酵的4.3倍.本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纤维素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0.
黑曲霉N25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曲霉N2 5 (AspergillusNiger)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 ,纯化测得此植酸酶分子量为 6 9 15KD ;最适 pH 4 6 ;最适温度为 6 0℃。聚乙二醇 10 0 0 0、Fe2 +、低磷对酶有激活作用 ,而Ca2 +,Mg2 +,Mn2 +,EDTA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