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在一台由柴油机改造为二甲醚进气道喷射的发动机上,用离散小波变换分析正常燃烧工况、爆震工况的缸内压力,计算其在各尺度细节部分的能量特征值,研究二甲醚HCCI燃烧的爆震特性。结果表明,正常燃烧工况、爆震工况缸内压力的能量特征值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正常燃烧工况时,细节部分D3的能量特征值最大;爆震工况时,细节部分D1的能量特征值最大。转速升高或进气道喷射燃料添加LPG对正常燃烧工况、爆震工况缸内压力能量特征值的分布无影响,爆震强度决定能量特征值的分布。爆震强度越大,D1的能量特征值越大。根据各尺度细节部分D1、D2和D3的能量特征值可检测爆震。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两种有机肥(腐熟牛粪和烘干鸡粪)作底肥及其与化学氮肥(尿素)配施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的土壤NO3^--N运移特点。结果表明,烘干鸡粪和腐熟牛粪的矿化均可增加温室内土壤NO3^--N积累,黄瓜收获后分别比不施肥(对照)增加了118.2%和118.8%(0—30cm土层);腐熟牛粪和烘干鸡粪与化学氮肥配施后,可使土壤表层(0—30cm)NO3^--N含量分别增加225.5%和321.9%,而使温室深层土壤(60-90cm)NO3^--N含量分别增加167.6%和184.2%,故本试验条件下无论增施腐熟牛粪还是烘干鸡粪作底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NO3^--N积累,进一步追施化学氮肥则使土壤NO3^--N积累相应显著提高,而两种有机肥处理之间对温室土壤NO3^--N积累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3.
牟少华  郭起荣  王真  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50-17452
[目的]为了研究厚竹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异质性.[方法]运用调制荧光成像系统Mini-IMAGING-PAM的叶绿素荧光和成像技术,测量厚竹叶片叶绿素荧光,计算各荧光参数.[结果] PSⅡ最大量子产量(Fυ/Fm)和叶片吸光系数(Abs)均质性较高,实际量子产量(Y)、非光化学淬灭(NPQ/4)、光化学淬灭(qP)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S/50)的异质性都很强.Y、qP和PS/50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横向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趋势,即靠近叶片边缘数值高,靠近叶脉部分数值低.叶片纵向(从上到下)的Y、qP和PS/50变异系数逐渐减小,说明从叶子尖端到叶子基部异质性逐渐降低.PS/50和NPQ/4呈相反变化趋势.[结论]厚竹叶片各荧光参数有不同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4.
为分析邻菲罗啉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机制,本研究测定了邻菲罗啉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最小生物被膜抑制浓度,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邻菲罗啉对大肠杆菌微观形态的影响,随后利用RNA-seq技术和qPCR对邻菲罗啉处理大肠杆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终浓度100μmol/L的邻菲罗啉可完全抑制大肠杆菌生长,50μmol/L可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2)电镜结果显示邻菲罗啉可使大肠杆菌菌体皱缩,细胞膜及细胞壁受到破坏。3)使用邻菲罗啉处理大肠杆菌后,786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850个基因出现显著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菌代谢过程、双组分系统、群体感应、抗生素合成等通路,如下调基因ompW在革兰氏阴性菌生物被膜形成、黏附、应激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epN蛋白是宿主抵抗细菌感染的靶点,上调基因citT编码蛋白可影响细菌的能量供应及药物外排系统。4)选择9个与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性相关基因进行qPCR验证,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综上,邻菲罗啉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可调控大肠杆菌代谢及耐药基因表达水平。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邻菲罗啉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寻找抗生素替代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5.
为了解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在新疆疫区牛感染的状况,从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和静县部分散养户采集了273份牛(牦牛)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和静县部分散养户被检牦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8.68%(17/91);被检牦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89%(9/91)。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被检奶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5.38%(28/182);被检奶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34%(17/182)。通过调查发现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均有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和静牦牛混合感染率为6.59%(6/91);吐鲁番奶牛混合感染率为8.24%(15/182);不同品种牛均可感染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其感染程度及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结果可为有效防治新疆疫区牛梨形虫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摸清某规模化奶牛场50头奶牛流产的原因,对可能造成感染流产的布氏杆菌、衣原体、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流产奶牛布氏杆菌、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8%、10%和8%;布氏杆菌抗体和弓形虫抗体均为阳性2头,占被检头数4%;衣原体抗体全部阴性。调查结果表明,布氏杆菌、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是造成该规模化牛场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7.
为建立牛巴贝斯虫(B.bovis)的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B.bovis的18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检测B.bovis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对靶基因的最低检测值为1.31×101 copies/μL,比常规PCR的敏感性高1 000倍;而且与牛的其他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组内及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在23份被检样品中,实时荧光PCR和常规PCR的检出率分别为52.17%和30.43%.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B.bovis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8.
为了诊断湖南常德某蛋鸡养殖场送检的10日龄雏鸡是否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试验观察了送检雏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取气管、肺脏、肾脏等病料,用针对IBV基因组M基因和3′UTR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扩增S1基因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与GenBank中IBV部分流行毒株、传统疫苗株和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并应用MEGA 6.0分析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送检雏鸡表现为缩头闭目、垂翅扎堆、食欲不振、气管啰音、轻微咳嗽,排水样白色粪便;剖检可见肾脏肿大,气管上有散在出血点;经RT-PCR检测,在约290 bp处有1条特异性条带;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17个毒株的同源性为75.4%~99.8%,其中与CK/CH/LJL/04Ⅰ、CK/CH/LJL/04Ⅴ、CK/CH/LJL/07Ⅱ及CK/CH/LSD/07Ⅱ的亲缘关系较近,与H120、W93、H52和M41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以上检测确定该养殖场送检雏鸡所患疾病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自配中草药治疗与调理5 d,鸡群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9.
结合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看,其所具有的价值理念,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全新教学思维,从而实现了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创新和优化。本文拟从当前中西方茶文化体系的表现状况认知入手,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足,通过具体分析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应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中西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多年生产调研和试验示范,明确了大麦产量超6t/hm^2的高产途径,即选用秀麦3号等矮秆抗倒高产良种,走足苗壮秆多穗不倒的高产路子。其技术要点为:11月15日前后播种,播种量210kg/hm^2,施足基肥,开沟盖籽,氮肥运筹平衡促进,争取每1hm^2基本苗300万、最高苗1500万、有效穗750万、每穗实粒22粒、千粒重40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