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实膨大期不同施氮量对油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桃园施肥过量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还会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在果实膨大期,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大,果实重量的增加占总果重的50%~70%,果实膨大期是影响果实着色和内在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探究此阶段适宜的施氮量,对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方法】  田间试验在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果树生长良好的果园进行,试材为早熟油桃品种‘夏至早红’。设置0、100、200、400 kg/hm2 4个氮 (N) 水平,即N0、N1、N2和N3处理。2016年供试氮肥1/2为普通尿素,1/2为15N丰度为5.18%的尿素;2017年供试氮肥均为普通尿素。氮肥在果实膨大期于桃树两侧沟施。在果实成熟期取样,调查桃单株果实产量、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实还原糖和总酸、叶片SPAD值、新梢长度、各器官Ndff值。  【结果】  桃单株果实产量和单果重在施氮量200 kg/hm2(N2) 处理下最高,与N3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二者单果重均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果实还原糖和总酸含量与果实膨大期施氮量呈正相关。2016年6月8日之后,N2和N3处理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 (除6月15日,N1与N2、N3处理无显著差异外)。2016年新梢长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长,N3处理新梢长度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2017年N2和N3处理新梢长度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枝条、果实的Ndff值均增加。  【结论】  适量施氮 (N 200 kg/hm2) 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氮肥用量 (N 400 kg/hm2),增产效果不明显。果实膨大期施氮可促进于新生器官 (新梢) 的建成,高施氮量能够加快新梢生长。  相似文献   
2.
‘瑞光55号’油桃是从以‘华玉’为母本,TE0896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筛选出的中熟油桃新品种。花蔷薇形,有花粉。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31.3 g,大果282.9 g;果面近全面着玫瑰红晕;果肉黄白色,硬肉,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离核。果实发育期105 d。丰产,盛果期产量30t·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增施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为获得最佳的马铃薯减肥增效生产技术,综合考虑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数量及使用时期等因素,共设置5个处理:处理1(复合肥1500 kg/hm2+硝酸钙镁225 kg/hm2)、处理2(复合肥1200 kg/hm2+生物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增强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幼苗Cd积累和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因素。[方法]试验设1个对照(CK)和3个试验组,分别为增强UV-B辐射(UV-B)组、Cd2+(Cd)组、增强UV-B辐射+Cd2+(UV-B+Cd)组,研究0.35 W/m2的UV-B辐射、1μmol/L Cd2+及其复合胁迫下绿豆幼苗对Cd的吸收、分配和光合作用的气孔、非气孔限制,分别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和光合测定仪测定Cd在绿豆幼苗各部位的含量及第1对真叶的光合指标。[结果]绿豆幼苗中Cd的积累是根〉胚轴〉叶,UV-B对Cd在幼苗中的积累和分配没有影响。此外,各胁迫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光合能力(A0)和羧化效率(dPn/dCi)含量均明显降低。UV-B组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升高,气孔限制值(Ls)降低,Pn的降低是非气孔因素。Cd和复合处理组的Ci降低,而Ls升高,Cd组Pn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复合组前期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后期主要是气孔因素。[结论]该研究揭示了UV-B辐射和Cd2+复合胁迫下绿豆幼苗光合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光控保鲜技术因其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蔬菜采后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分为LED光保鲜,紫外光辐照保鲜和辐射保鲜三大类.该文系统的阐述了不同种类光控保鲜技术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光控保鲜技术在蔬菜采后生理特性调控、营养品质的维持和微生物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王真 《花卉》2016,(9):32-35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山脉众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牛冠状病毒N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N蛋白的核酸适配体,为该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牛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设计N蛋白编码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并通过酶切、连接、转化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优化N蛋白表达条件,镍柱纯化获得高纯度高浓度的N蛋白.利用微孔板法,经过包被、封闭、加文库、洗脱、提取、PCR、胶回收和反筛等步骤从原始核酸适配体文库中筛选出N蛋白特异性适配体,连接T载体转入DH5a感受态细胞后,经菌落PCR鉴定和测序获得与N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序列,测定其结合常数,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其二级结构.[结果]成功表达出约55 kD的重组蛋白;经微孔板法筛选出67条适配体序列,其中N-12、N-33和N-45出现多次重复,经测定3条核酸适配体均具有环状、发卡结构,利于与目标蛋白稳定结合.[结论]筛选的3条核酸适配体有望用于牛冠状病毒病早期诊断用酶联适配体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提升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又增收,采取无记名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与农业科技传播方式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与农业科技传播方式之间关系密切,科学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对于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产生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同时,目前的农业科技传播及其方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必须针对各地农民的具体特点,采取有效举措增强农民科技传播方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群感染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及被污染的畜产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现有国际参考疫苗主要有牛种疫苗株S19和羊种疫苗株Rev.1,这些疫苗为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如安全性差,接种动物出现流产;血清抗体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干扰常规诊断等。随着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新型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亚单位疫苗本着其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发展史,并对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王真  王江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05-12707
以郑州市“九五滩”水源地为例,在分析水源地供水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源地脆弱性评价的数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九五滩”水源地进行脆弱性评价,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对“九五滩”水源地的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等方面。进而提出一系列的水源地脆弱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