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8篇
  3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铝对小麦根细胞质膜ATP酶活性和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铝胁迫下 ,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 ( Altas66,耐铝 ;Scout66,铝敏感 )根细胞质膜 H+ - ATP酶或 Ca2 + -ATP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 2 0 μmol/ L 和 10 0 μmol/ L 铝处理 5 d,质膜 Ca2 + -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 ;H+ - ATP酶活性在 2 0 μmol/ L 铝处理时上升 ,10 0 μmol/ L 铝时下降。质膜磷脂含量下降 ,糖脂含量上升 ,但铝敏感的 Scout66磷脂 /糖脂比值下降较耐铝的 Altas66显著。 2 0和 10 0 μm ol/ L 铝处理后 ,Scout66的亚麻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明显下降 ,Altas66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则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42.
选取河西走廊的草甸盐土区域,进行了盐碱土改良材料对草甸盐土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盐碱土改良材料因素间最佳组合为:A2B3C3D1E2(硫酸铝800g,硫磺900g,石膏4 500g,糠醛渣800g,聚乙稀二醇60g)。盐碱土改良材料施用量与草甸盐土总孔隙度、团粒结构、自然含水量、脱盐率呈正相关,与容重、pH值、EC和全盐含量呈负相关。盐碱土改良材料由0.61t/hm2,增加到1.22和1.85t/hm2,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玉米的植物学性状随着改良材料施用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盐碱土改良材料施用量由0.61t/hm2,增加到1.22和1.85t/hm2时,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随着盐碱土改良材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盐碱土改良材料用量超过1.85t/hm2时,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随着盐碱土改良材料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盐碱土改良材料施用量为1.85t/hm2时,边际产值、边际利润、增产值、利润、产投比达到最大值。盐碱土改良材料适宜用量为1.83t/hm2时,玉米的预测产量为6.29t/hm2,计算结果与田间试验处理4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3.
鸡腺胃炎各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各种日龄鸡均易感染,尤其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严重影响生产性能,给养鸡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该病流行较广,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的报道,  相似文献   
44.
选择甘肃省河西走廊淡漠土区连续种植制种玉米12a的试验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活性肥配方的筛选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肥配方最佳组合为:功能性改土剂0.12t,生物菌肥0.09t,多元复混肥1.20t。生物活性肥施用量与土壤总孔隙度、团聚体、持水量、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回归统计分析,生物活性肥施用量与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可用二次函数拟合,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为1.80t/hm2,玉米的理论产量为6 597.24kg/hm2。  相似文献   
45.
广西28个区试甘蔗品种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檀小辉  廖洁  刘铭  牛俊奇  杨丽涛  李杨瑞  王爱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87-12690,12696
[目的]研究广西28个区试甘蔗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叶片自然干旱症状和复水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采用7种不同生理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和分析了甘蔗生长前期广西28个进入区试的高产高糖品种抗旱性差异。[结果]广西28个区试品种中有6个表现高抗、8个中抗、13个不抗。7种不同生理指标系统聚类抗旱分析结果与自然干旱症状和复水后恢复情况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甘蔗良种资源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中性/碱性转化酶(Alkaline/Neutral Invertase)能不可逆地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GT28心叶中克隆到甘蔗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 基因命名为SoNIN1。该基因全长2289 bp (GenBank登录号为JX109944), 开放阅读框为1812 bp, 编码603个氨基酸, 相对分子量为67.79 kD, 等电点为6.41。具有中性/碱性转化酶保守结构域, N-端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玉米、水稻和黑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 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到SoNIN1基因5¢侧翼启动子序列, 长度为1174 bp (GenBank登录号为KC854419)。启动子序列含有多个CAAT-box和TATA-box等基本作用元件, 参与分生组织特异性激活, 参与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 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响应等作用元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在生理成熟期甘蔗茎、叶、花序和芽中均能检测到SoNIN1的表达, 其表达量在叶中最高, 芽中次之, 而在+1节间最低。苗期根和叶中SoNIN1基因都受PEG和NaCl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47.
在甘肃省酒泉市连作制种玉米8 a的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营养型改土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蓄水量及制种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营养型改土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团聚体、田间持水量、蓄水量在增加,而土壤容重降低; 营养型改土剂用量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 随着营养型改土剂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产量增加,但每公斤营养型改土剂的增产量则随着营养型改土剂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营养型改土剂最佳施用量为1 349.96 kg·hm-2,此施用量下,玉米的理论产量为7 080.00 kg·hm-2,回归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小区试验处理4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8.
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适宜用量与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内,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的适宜用量及肥效,结果表明: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在增加,但增产量、边际产量、边际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则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与制种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373.01+2.089x-0.00518x2。多功能复混肥适宜用量为80.02 kg,制种玉米的理论亩产量为573.28 kg,与田间试验处理5的结果基本吻合。在氮、磷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的肥效是:多功能复混肥尿素+磷二铵。  相似文献   
49.
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基因的cDNA-SCoT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建明  李杨瑞  王爱勤  杨柳  杨丽涛 《作物学报》2010,36(11):1883-1890
以甘蔗ROC22为材料,在伸长初期进行叶面喷施200 mg L–1浓度的赤霉素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不同时间取幼茎样品,用cDNA-SCoT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通过46条引物筛选了约700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30个。有18个基因片段受赤霉素上调而12个基因片段下调;其中16个TDFs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已录入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按照其功能可分为6类,即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占总数的20.0%)、未知功能蛋白(占总数的20.0%)、未知基因(占总数的46.7%)、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占总数的6.7%)和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占总数的3.3%);细胞凋亡基因(3.3%)。这说明利用SCoT方法可以进行蔗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分离到的一些差异片段可能是与甘蔗节间伸长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50.
【目的】由葛藤集壶菌(Sychytrium puerariae Miy)侵染引起的葛拟锈病危害植株叶片、叶柄和茎蔓,导致这些部位生长发育畸形,茎生长缓慢,块根发育受阻,严重影响葛根产量。了解广西葛根产区葛拟锈病的发生情况,以便寻找有效防控措施。【方法】于2018—2019年对课题组选育的4个葛根品种在广西各地推广区域的拟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品种葛根在产区的病情指数在0~50.31之间,品种间差别较大,大叶药用型桂葛18号为高抗品种,病情指数在0~0.16之间,平均病情指数为0.04;大叶加工型桂葛8号为中感品种,病情指数在18.00~50.31之间,平均病情指数为31.98;大叶加工型桂葛17号和小叶菜用型桂葛1号为中抗品种,病情指数分别在0.10~30.79和6.20~30.83之间,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16.48和16.77。【结论】桂葛18号发病严重度明显低于桂葛8号,同一品种葛根组培脱毒种苗发病严重度明显低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