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4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9篇 |
农学 | 15篇 |
基础科学 | 16篇 |
20篇 | |
综合类 | 174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40篇 |
园艺 | 29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美国山核桃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种质美国山核桃中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对29个美国山核桃种质脱脂种仁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29个美国山核桃种质脱脂种仁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ZL86号种质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7.96mg GAE·g~(-1),且抗氧化活性最强;ZL65号种质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4.01 mg RE·g~(-1);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均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9个种质分为2类:Ⅰ类包含18个种质,其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低;Ⅱ类包含11个种质,其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高。本研究为美国山核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将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进行不同处理的水稻不同品种种子和对照种子,置于同一条件下萌发生长.结果表明,所有用SPNE处理的水稻不同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淀粉酶活性以及幼苗株重、叶绿索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表现出表观遗传效应.2代都用SPNE处理的水稻各项测定指标均超过用SPNE处理1代的;用SPNE处理的不同品种的稻米,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也高于对照,2代都用SPNE处理的稻米营养成分含量高于用SPNE处理1代的,用SPNE处理1代的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5.
56.
价格导向往往会影响供求平衡,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比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的供求关系,这只“手”就是平均利润率,通俗讲就是什么挣钱做什么。蔬菜市场同样适用此规律,但蔬菜作为农作物,属于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当下市场反应的价格通常具有滞后性,农民看什么挣钱种什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不赚反赔。再者, 相似文献
57.
烟早糯 2号系烟台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针对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糯质玉米杂交种大多生育期偏长 ,有的还品质较差的缺点 ,而选育的优良早熟糯质玉米杂交种。1 选育过程母本自交系的选育 :莱福 1 1 3,是选用品质优良、糯性极强的晚熟地方品种福山白粘玉米与莱阳小粒红杂交后自交选育而成的。福山白粘玉米双果穗 ,白粒 ,品质优异 ,抗性好 ,植株整齐 ,株高穗位适中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长 ,为了缩短其生育期 ,选用了生育期短 ,籽粒黄色硬粒型 ,品质优良的非糯早熟地方品种莱阳小粒红。将莱阳小粒红与福山白粘玉米进行错期播种 ,采集莱阳小粒红… 相似文献
58.
59.
垛庄水库机械化网箱养鱼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垛庄水库于1987年4月19日由北京引进机械化网箱10个,共250平方米,进行罗非鱼、鲤两个品种高产试验,以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加速水库渔业生产发展。一年初试,共产罗非鱼22605.3公斤,折合亩净产63600.3公斤;产鲤4173.4公斤,折合亩净产49600.2公斤,获利29958.94元。 相似文献
60.
关中棉花枯萎病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花枯萎病在陕西关中,近几年由局部地区发展到点面发生,蔓延速度和面积已超过黄萎病。一般发病和死苗在30—50%,严重的棉田在90%以上。一些黄萎病区逐渐转为枯、黄萎混合发生区,枯黄萎同株型极为普遍。此病在棉花苗期即表现症状,潛育期为10—20天。1—2片真叶发病率达10—15%;5—6片真叶(蕾期)即会引起大量枯死和萎蔫。土壤致病温度平均在20°—25℃,维持10天以上,发病最烈;28℃以上病势减轻。土壤含水量在60—75%之间,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每年枯萎病发生消长与5、6月份的温、湿度及降雨量有一定关系。以4—6片真叶期,枯死植株发展较快,开花后期枯死率显著下降,到吐絮期尚有高峯出现。各品种间的枯死规律基本相同;仅有枯死程度上的差异。防治棉花枯萎病主要途径以抗病品种为主。由1956—1961年已鉴定出抗病品种(系)有52-128、鸭棚、147-Φ、57-50、南通二号、F96,F80等。其中确定能在病区生产应用的有52-128,鸭棚,平均降低发病率在30—70%,增产15—40%左右。并发现抗病免疫类型有中棉“嘉定硬子”。远缘杂交材料(353×G 1472)×芙蓉葵353 F_2可作杂交原始亲本材料。在病区增施氮、磷无机肥料,有降低苗期枯萎病的作用。轮作防病在关中采取二年小(?)、玉米轮作倒茬,发病率由原来的85%降低到38%,死苗率由50%下降到20%,有一定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