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4篇
  43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残留状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2个代表性蔬菜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和灌溉水中18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土壤样品中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其总含量为0.204 3~0.483 8 mg/kg,以滁州基地最高;灌溉水样品中18种PAES均未检出。土壤中PAEs以DBP和DEHP为主,DBP含量已超过美国土壤控制标准。[结论]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PAEs污染。  相似文献   
72.
玉米秸秆还田和施氮方式对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秸秆不还田(SN)、秸秆还田(SR)、施用缓控释氮肥(SRC)和氮肥条施(SRR) 4种处理对小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农田土壤是N2O的排放源,施肥+灌溉会引起N2O的排放高峰,一般会持续1~2周,N2O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0%以上。麦季3个生育期中,越冬前N2O的排放量最高,占整个生育期的50%,其次是越冬后,而越冬期排放量最低,约占20%。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N2O的排放,SR比SN处理增加48.6%的排放量。施用新型肥料或采用氮肥条施可以降低N2O的排放,并提高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尤其是后者效果最佳,能够起到增产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建立同时检测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丙酮/水(1∶1, V/V)提取样品,经硅胶和活性炭混合物层析柱净化,HPLC-UV 检测,对甲维盐和吡虫啉在番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混合标样添加量为0.05~1.0 mg/kg 时,甲维盐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54%~86.60%和82.50%~96.21%,相对偏差分别为0.96%~3.30%和0.79%~3.93%;吡虫啉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25%~94.20%和90.52%~98.39%,相对偏差分别为0.71%~1.78%和0.80%~3.24%,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残留量检测。2)采用该方法对2013年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吡虫啉的残留状况进行检测表明,施药5 d 后的番茄甲维盐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残留量为0.05~0.10 mg/kg;施药5 d 后,土壤中甲维盐的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04~0.08 mg/kg。两种农药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在番茄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74.
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大蒜从种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干物质积累缓慢,积累量占20.4%;鳞芽和花芽分化后,干物质积累加快;鳞茎膨大期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大蒜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趋势基本一致。整个生育期大蒜吸收N248.1kg/hm2,吸收P40.2kg/hm2,吸收K151.4kg/hm2,吸收比例为1∶0.16∶0.61,大蒜对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对P、K的吸收则主要集中在中前期。  相似文献   
75.
企业知识管理解决方案软件平台选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地出现。本文通过分析LO-TUS、微软以及清华同方三家公司提供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找出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从而指出了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6.
基于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的现有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与最大熵(MaxEnt)模型软件,对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在青海地区、新疆南疆地区以及甘肃部分地区;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地区、内蒙古地区、甘肃地区以及新疆与青海部分地区。2种红砂属植物在3个时期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有所增加。黄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朝着东北方向移动,五柱红砂的潜在适宜区出现收缩现象。2种红砂属的低适宜区相比较高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变化较大。2)黄花红砂与五柱红砂通过MaxEnt模型运算出的AUC值均>0.9,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很高。可以用于2种红砂属植物的潜在适宜分布区的预测。3)控制黄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最湿季度降水量,影响五柱红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海拔、等温性和温度季节性变化。上述研究结果对2种红砂属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与未来分布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了明确低浓度NaCl的最佳施用方式及其适宜浓度对樱桃萝卜生长和物质累积的有益效应,以樱桃萝卜品种“荷兰可爱多”为试材,从2叶1心期开始,采用浓度为0、6、12、18 mmol/L的NaCl,分别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洒或根部浇淋处理,分析其对植株及各器官生长、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累积以及叶片光合碳吸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樱桃萝卜植株生长及光合活性等指标均呈现峰值变化趋势,其有益效应最佳浓度集中在12 mmol/L。叶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樱桃萝卜的全株及肉质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大幅增加了107.2%和112.3%、147.3%和148.6%;而且叶面积、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生长活性与根系活力也有大幅度提升。而根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全株干质量、全株鲜质量、肉质根鲜质量、叶面积也明显增加。另外,叶施、根施12~18 mmol/L NaCl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从叶片向肉质根转移分配。叶施12 mmol/L NaCl促进了肉质根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的累积;相比之下,根施12 mm...  相似文献   
78.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形成高峰期防治两种类型油菜的菌核病均优于子囊盘形成始盛期和盛末期的效果,故子囊盘形成高峰期就是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期.以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的高峰期作为防治指标,可统一不同类型油菜或不同生育期的油菜防治菌核病的时间.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卡那霉素(Km)对梨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梢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Km浓度为10 mg/L时,明显抑制“金华”和“金水”叶片愈伤组织的生长;Km浓度为20 mg/L时,2个品种叶片均无不定梢发生,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大;Km浓度达100 mg/L时,“金华”和“金水”叶片死亡率分别达100%、96.70%.对于“苍溪”品种而言,Km浓度为10 mg/L时,已完全抑制了“苍溪”叶片不定梢的再生;当Km浓度增加到60 mg/L时,“苍溪”叶片全部白化死亡.  相似文献   
80.
王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04-6205
该文基于实地调查研究,对秦岭“七药”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探讨,重点分析该区系属与种的地理成分,发现秦岭“七药”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为秦岭“七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