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0篇 |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2篇 | |
综合类 | 72篇 |
农作物 | 1篇 |
畜牧兽医 | 31篇 |
园艺 | 28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以海棠果和SH的实生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盐浓度处理比较其耐盐性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砧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在低盐浓度时呈相反的趋势,而在高盐浓度时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海棠果的上升趋势大于SH的变化趋势;在高盐浓度时,2种砧木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积累状态,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海棠果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SH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海棠果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SH叶片内2种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均为上升-下降-上升。 相似文献
32.
33.
保护性耕作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共设4个处理(T:传统耕作;NT:免耕无覆盖;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覆盖),采用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即小麦→豌豆→小麦和豌豆一小麦一豌豆,本文中所指春小麦地、豌豆地分别指2008年种植春小麦、豌豆的轮作次序),于2008年3月中旬对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下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经过7 a的轮作后,两种轮作次序下,0~3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鼍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有在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较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处理高的趋势,且其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土壤微生物鼍碳含量在两种轮作次序下的排序均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T);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在春小麦地和豌豆地的排序则分别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T)>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T).同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与有机碳和全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34.
35.
36.
新疆常见杏树花粉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杏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萌发力及授粉结实率。[方法]以新疆当地的9个杏品种为材料,采用I-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测定花粉萌发力,对花粉育性进行研究。[结果]杏花粉的生活力一般高于60%,以65%~70%区域内分布为最多,高于70%和低于65%的品种较少;各杂交组合中,正、反交坐果率存在差异,正交坐果率较高的是白杏×阿克牙格勒克、白杏×馒头玉吕克、库车小白杏×木孜佳娜丽、库车小白杏×阿克牙格勒克、阿克乔丽番×木孜佳娜丽、阿克乔丽番×阿克牙格勒克、阿克乔丽番×轮台早熟杏、制干杏×阿克牙格勒克、制干杏×馒头玉昌克、佳娜丽杏2×阿克牙格勒克,其他组合的结实率比较低。白杏×馒头玉吕克和制干杏×阿克牙格勒克反交坐果率也较高,二者可以互相授粉。阿克乔丽番×木孜佳娜丽和制干杏×馒头玉吕克正交坐果率较高,反交坐果率为0,二者之间单方不亲和。[结论]该研究对于选择优良的杏树授粉品种,提高杏树产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不同种源山桐子生长发育规律差异,取湖南、四川、河南、贵州、江西、江苏6个种源的2年生山桐子苗木作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种源在相同生境下的生长量、分枝数、展叶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2年生山桐子苗木顶芽萌发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种源2年生山桐子主干顶芽抽枝、侧枝顶芽抽枝、二次分枝的伸长生长和粗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趋势。3)6个种源2年生山桐子苗木的生长量、展叶量、二次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干顶芽抽枝中,贵州种源生长量、展叶量最多,生长量最少的是江苏种源,展叶最少的是河南种源;侧枝顶芽抽枝中,贵州种源生长量最多,河南种源的展叶量最多,四川种源生长量、展叶量最少;在二次分枝方面,贵州种源的生长量最多,其次是河南、四川、湖南,生长量最少的是江西种源;四川、江西、湖南种源的二次分枝数量明显高于河南、贵州和江苏种源;不同种源的二次分枝以上主干生长量表现为:贵州种源最多,其次是湖南种源,四川、江苏、江西种源较少,河南种源最少;4)在贵州、江西、江苏3个种源的主干顶芽抽枝伸长过程,四川种源的侧枝顶芽抽枝伸长过程,江西种源的二次分枝粗生长过程中都出现二次生长现象。不同种源山桐子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在郑州地区以贵州种源的苗木生长可能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