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成章  王志祥 《饲料工业》1998,19(10):15-17
200只蛋公雏被分为A、B、C、D4个组,每组50只。A处理生前期为0周 ̄3周。,生长后期为4周 ̄9周;B处理前期为0周 ̄5周,后期为6周 ̄9周;C处理前期为0周 ̄7周,后期为8周 ̄9周;D处理0周 ̄9周均喂生长前期日粮。结果表明:以B处理日增重最快,体重最大,饲料报酬最高,经济效益最好;C处理和A处理次之,D处理最差。因此育肥蛋公雏的生长应为0周 ̄5周,后期为6周 ̄9周。  相似文献   
52.
将600只42周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A组为玉米-豆粕日粮对照组,B、C组分别为用杂粕不同程度替代豆粕组成玉米-杂粕日粮试验组,D、E组分别为在B、C组基础上的加杂粕复合酶试验组,正式试验期为56d。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蛋鸡杂粕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在产蛋率上,处理E、处理B均显著高于处理C(P<0.05),但处理E、A、B、D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破蛋率、软蛋率、脏蛋率的指标上,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在蛋鸡杂粕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在蛋形指数、蛋黄比例、蛋黄颜色、蛋壳比例、哈夫单位指标上,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黄指数上,处理A和处理E组差异显著(P<0.05);在蛋壳厚度上,处理A组极显著高于处理C组(P<0.01),处理E显著低于处理A(P<0.05)。  相似文献   
53.
优质高产早籼糯新品种越糯1号越糯1号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从早籼稻高产品种嘉育293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糯新品种。1994~1995年参加浙江省绍兴市早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436.2kg、408.6kg和427.5kg,较对照...  相似文献   
54.
为探索培育抗旱高产稻作品种新途径,以受体亲本超级稻沈农265和供体亲本传统旱稻毫格劳构建的回交渗入系BC3、BC4为材料,采用水田、轻度干旱、重度干旱3个处理,考察渗入系材料在水旱处理下产量和地上部形态的表现。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回交渗入系群体BC3、BC4产量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旱稻297、旱稻502等)无显著差异、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著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培育的旱稻品种(旱稻175、旱稻268、旱稻306)产量显著低于沈农265。干旱胁迫条件下,BC4群体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平均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品种沈农265;BC3群体平均产量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著差异。水田与干旱处理下各材料间农艺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较水田大,遗传变异系数略有升高,广义遗传力普遍降低。通过旱稻遗传物质渗入高产水稻培育的回交渗入系,可以有效结合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高产性。  相似文献   
55.
试验选用体重在33kg左右、公母各半的三元杂交(杜×长×大)生长猪96头,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进行为期42d的生长试验。试验处理为:普通玉米组,高蛋白玉米Ⅰ组,高蛋白玉米Ⅱ组(减少豆粕比例组)。研究在等比例和等蛋白条件下分别用高蛋白玉米替代普通玉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为:高蛋白玉米Ⅰ组的日增重略高于普通玉米组,料重比稍低于普通玉米组,但差异均不显著;高蛋白玉米Ⅱ组的日增重稍低于普通玉米组,料重比略高于普通玉米组,差异也都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猪日粮中使用高蛋白玉米,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和减少豆粕等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56.
王志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95-395,398
设X与Y是2种农药的残留量且分别服从参数为λ与μ的指数分布。为了比较残留量的高低,给出了估计参数λ与μ的一个模型,对λ与μ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大户及规模养殖户趣来越多,优质二元杂和三元杂仔猪需求量越来越大,仔猪生产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有的母猪养殖专业户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不好,使母猪的受胎率和繁殖率受到严重影响。多年来,笔者对我县母猪养殖户进行科学指导,使得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常用的几种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8.
用256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肥育阉割公猪(体重55千克左右)为试验对象研究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NSP)水解酶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组(A)、玉米-豆粕型日粮加酶组(B)、小麦-豆粕型日粮组(C)和小麦-豆粕型日粮加酶组(D)四个处理。每个处理四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四个处理的配方营养水平符合N R C的要求,且保持一致。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与未添加组比较日增重增加了3.02%(P<0.05),而料肉比下降3.56%(P<0.05),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组与未添加组比较采食量没有差异,日增重增加了6.70%(P<0.05),而料肉比下降了4.14%(P<0.05)。从本试验可以看出,无论是玉米-豆粕型日粮还是小麦-豆粕型日粮添加NSP复合水解酶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肥育猪生长性能,但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NSP水解酶,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9.
绍粳18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常规晚稻,201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在绍粳18生长特征特性基础上开展高产机插栽培技术探索,研究表明绍兴地区绍粳18机插播种密度以每盘50 g左右为宜,秧龄期20 d左右发根力最强最适宜移栽,机插密度为18万丛獉hm-2,基本苗应控制在30万~35万獉hm-2,播种期以6月3日为宜,但是要提前催芽。  相似文献   
60.
"绍粳1 8"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中抗、优质常规单季晚稻类型,2 0 1 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初步总结了其机插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