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应用隔离层育苗、种膜复合体育苗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根据耕种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对克服低温影响、培育壮秧、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夺取高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不同水分对三江平原湿地优势植物小叶章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种水分处理(模拟典型草甸,TM;模拟沼泽化草甸,WM;模拟沼泽,M;极度水淹,EF;极度干旱,ED)对小叶章生长、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M处理相比,WM处理生长指标、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  相似文献   
93.
从宁夏9个县(区)的16个规模化牛场采集327份患乳腺炎奶牛乳样,通过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检出含细菌乳样226份,乳样细菌检出率69.11%(226/327);鉴定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5大类9种260株,确认宁夏部分地区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酵母菌。乳腺炎的发生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占84.96%(192/226);混合感染较少,占15.04%(34/226)。  相似文献   
94.
宁夏部分地区鸡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宁夏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宁夏4个地区的103个规模化鸡场疑似病料151份,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鉴定出鸡大肠埃希菌109株,平均分离率为72.19%(109/151);动物试验证实,59株分离菌有致病性,占分离菌54.13%(59/109);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确定血清型种类13种38株,占致病性菌株64.41%(38/59);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15、O18、O78、O88,占定型菌株63.16%(24/38)。  相似文献   
95.
选择宁夏地区的大肠埃希菌3个优势血清型O15、O78、O18菌株,大规模培养后提取Ⅰ型菌毛,制备天然菌毛亚单位疫苗,免疫接种7日龄雏鸡后通过攻毒试验和抗体水平测定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未免疫鸡的死亡率为40%~100%,而免疫鸡用同源菌株攻毒后死亡率为0~10%,用异源菌株攻毒后死亡率为20%~70%,免疫组鸡肝脏、心包和气囊的病变程度均显著轻于未免疫鸡,免疫鸡血清内出现高滴度的ELISA抗体.  相似文献   
96.
棉花早衰的表现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花在正常情况下死亡的时间有一定规律 ,但在调查中发现 ,有些地方的棉花死亡时间较正常年份提前 1 0~ 30天 ,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均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为棉花的早衰现象 ,具体地是指在气候条件仍对棉铃发育和纤维充实有效的生育期内 ,棉株过早地停止生长发育活动的现象。1 早衰的表现1 .1 形态表现。叶可分为三种类型 :黄化型、红化型和青枯型。早衰棉花的叶色由嫩绿逐渐变为深绿、暗绿 ,接着出现黄斑、红斑并失去光泽 ,最后变为褐色而干枯 ;落叶后的茎杆由上至下逐渐干枯 ,并附有白色霉层 ,但有的茎杆并不立即枯死 ,而在茎基部形成赘芽…  相似文献   
97.
棉花种子萌发过程的细胞化学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鄂棉20号棉花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动态进行了观察。干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肪,无淀粉粒。腺体中有多糖成份。胚中各部分的物质积累情况差异较大,胚芽、子叶基部、原维管束及其附近细胞和表皮附近的细胞内蛋白体小而少,其余部位蛋白体大而多。油体多,分散在细胞质中。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逐渐降解,集中在24~144h,不同部位的细胞内贮藏的营养物质降解次序有所差异,代谢旺盛的部位首先降解。萌发过程中有淀粉粒的产生,集中在1~6d。文中还探讨了脂肪降解的途径和淀粉粒积累的营养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9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与野芥属间体细胞融合杂种后代与亲本甘蓝型油菜和新疆野生油菜(野芥)的种皮纹饰亚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白芥(Sinapis alba)和野芥(Sinapis arvensis)的种皮纹饰具有种的特异性,同一物种内的不同品种具有相同的种皮纹饰亚微结构特征,如甘蓝型油菜黑籽品种中油821与黄籽品系YEP011具有十分相似的网-穴状结构;2份新疆野芥与2份欧洲来源的野芥都具有相同的由向心条纹组成的近六边“回”字型网-穴状结构, 表明新疆野芥与欧洲野芥同属一个物种。甘蓝型油菜与野芥属间体细胞融合杂种7007-4具有与亲本之一甘蓝型油菜中油821相同的网-穴状结构;同属白芥属的野芥(Sinapis arvensis)与白芥(Sinapis alba)的种皮纹饰存在很大差异,说明种皮纹饰不具有属的特异性。 -----------------------------------  相似文献   
99.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钵型软盘旱育苗,用抛秧机或人工将秧苗抛向田间,靠秧苗自身重力的作用将秧苗植入田中。水稻抛秧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保证农时、增产增收等优点,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它改变了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秧方式,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水稻机械化抛秧技术的应用,主要和抛秧机具的性能、秧苗的质量、田间管理水平、自然气候因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在实际的变电运行管理中,有时由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或单相接地消失的瞬间,经常造成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断件熔断。或者是在进行正常的倒闸操作中,通过投入空载母线时,往往发现母线电压指示不正常或出现接地信号,但却没有发生明显的接地迹象,主要是由于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造成的。这种情况经常会使值班人员误判为电压互感器故障或是变电所内母线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影响了正常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