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公主岭市盛产玉米、水稻、大豆,被誉为松辽平原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首批确定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出口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土地肥沃,粮食总产达到20多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必须克服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一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结构不合理;二是质量不优,农业生产成本高;三是农产品开发不够,加工转化滞后;四是急功近利,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这已成为阻碍公主岭市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这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内涵一…  相似文献   
62.
63.
农用敌杀死 (溴氰菊酯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 ,除农业上用途广泛外 ,敌杀死也可用于对患疥癣及兽虱的猪、牛、羊的治疗。一、用于疥癣症的治疗1 症状 发生疥癣病的患畜多被毛脱落 ,皮肤增厚、变硬 ,失去弹性或形成皱褶 ,患病后期皮肤常出现龟裂、出血 ,严重的可引起死亡。该病通过典型症状及常规镜检 ,较易诊断。2 治疗 对患疥癣病的猪、牛、羊用 0 2 %的敌杀死溶液涂刷于结痂患处 ,在无毛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要按逆毛方向彻底涂搽 ;除大牲畜外 ,中小牲畜 ,尤其是绵羊则可用 0 15 %的敌杀死进行药浴。二、用于牲畜体虱的治…  相似文献   
64.
前进场部一个体养户饲养的32只狐,其中有12只陆续发病,病畜皮肤增厚,结痂皱裂,皮毛脱落,舌舔啃咬,有的皮硬出血,有的破皮后流出黄水,发生恶臭味,病畜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逐渐消瘦,经诊治后患狐痊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5.
猪疥螨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部某个体养猪户饲养的35头3月龄仔猪其中15头陆续发病,病猪剧痒、坐立不安、相互啃咬,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逐渐消瘦。  相似文献   
66.
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2009—2010年的CH4和N2O排放以及土壤碳固定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周年CH4和N2O排放总量、土壤碳固定量以及净增温潜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周年CH4、N2O排放总量分别为394 kg CH4.hm-2、2.39 kg N2O.hm-2,土壤碳固定量、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14 t C·hm-2、6383 kg CO2-equivalents·hm-2;较秸秆不还田增加CH4排放总量152%、减少N2O排放总量14%、增加土壤碳固定量531%、增加净增温潜势57%。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短期内稻麦两熟高产农田的温室效应明显提高,但其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67.
甘薯也称红薯、红苕、番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主要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块根。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68.
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2009—2010年的CH4和N2O排放以及土壤碳固定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周年CH4和N2O排放总量、土壤碳固定量以及净增温潜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周年CH4、N2O排放总量分别为394 kg CH4.hm-2、2.39 kg N2O.hm-2,土壤碳固定量、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14 t C·hm-2、6383 kg CO2-equivalents·hm-2;较秸秆不还田增加CH4排放总量152%、减少N2O排放总量14%、增加土壤碳固定量531%、增加净增温潜势57%。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短期内稻麦两熟高产农田的温室效应明显提高,但其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69.
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稻田3种常用除草剂丁草胺、苄嘧磺隆、2甲4氯钠残留水体对大薸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3种除草剂水体残留对大薸植株形态影响以苄嘧磺隆处理最为明显,残留浓度大于0.01 mg/L可导致大薸植株大量死亡。4.25 mg/L的丁草胺和3.36 mg/L的2甲4氯钠残留对大薸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短期内不能致死。当水体除草剂残留降低至田间常规管理施用浓度的1/8时,即丁草胺0.53 mg/L、苄嘧磺隆0.01 mg/L、2甲4氯钠0.42 mg/L,大薸植株形态的药害影响已经明显减轻。(2)苄嘧磺隆水体残留大于0.01 mg/L时大薸干物质产量显著降低,分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丁草胺残留浓度为0.53 mg/L时促进大薸干物质积累和分株生长,当残留浓度大于1.06 mg/L时大薸干物质积累和分株生长受到抑制。2甲4氯钠残留浓度低于3.36 mg/L对大薸的干物质产量、分株数及植株含水率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70.
厚皮甜瓜病害、沤根、死根和产量下降等问题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厚皮甜瓜的生产和发展.对此,我们经过几年的嫁接试验,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嫁接,厚皮甜瓜的枯萎病发病率下降55%~63%,成熟期提前5~7天,产量提高30.6%,为厚皮甜瓜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