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9篇
  3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了适应杂交水稻的多样性,以及满足杂交稻精量播种的要求,该研究结合水稻气力式播量可调排种器设计了一种水稻气力式播量可调穴播机.该穴播机采用独立风机为排种器提供气源,根据排种器气压需求,设计了单段式管路与双段式管路,并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段式管路能更加均匀的分配气压,且双段式管路气压的变异系数小于5%.采用...  相似文献   
52.
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以面向市场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为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创新条件为途径,培养农业机械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为培养适应21世纪创新型农业工程技术人才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53.
节水灌溉对精量穴直播超级稻根系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精量穴直播水稻培杂泰丰(超级杂交稻)和玉香油占(超级常规稻)2个水稻品种各个生育期根系生理特征的影响,并与移栽常规灌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精量穴直播湿润灌溉在相对于精量穴直播常规灌溉节水23.51%、相对于移栽常规灌溉节水30.46%的情况下,从孕穗期开始精量穴直播湿润灌溉处理根系的每株总根长、每株根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每株根总体积、每株根尖数、根系伤流量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都明显高于精量穴常规灌溉处理和移栽常规灌溉处理。  相似文献   
54.
根据水稻种植排灌水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适合水稻田的小型开沟机.该机具有简单、实用、轻型、高效等特点,开沟宽度20cm,开沟深度10~15cm,工作速度大于0.7 m/h.  相似文献   
55.
水稻直播机组合型孔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同时满足常规稻与杂交稻的播种要求以及实现对播量的快速调节,以型孔轮式排种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型孔轮壳、型孔轮和调节机构组成的组合型孔排种器。以瓢形孔为组合型孔设计的基础,型孔轮壳上有多个带引种槽的瓢形通孔,可与型孔轮上的大、小型孔对应组合成完整的型孔,调节机构起调节定位作用。以常规稻秀水134和玉香油占以及杂交稻花优14和培杂泰丰为试验材料,对型孔的形状、尺寸和形式以及调节机构进行了设计与试验。通过调节机构的可靠性试验得出,调节机构的可靠性合格,且可5s内实现播量快速调节。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模型,计算确定了型孔数量为8个,型孔大端半径为5mm,小端半径为4.5mm,长度为11mm。通过理论计算和三因素两水平试验的结果表明:引种槽的长度为6.5mm,倒角为60°,型孔轮上大型孔的形式为深度6.5mm柱形型孔,小型孔的形式为深度4mm的勺形型孔时试验效果最佳,在转速50r/min 时播秀水134品种,小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大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67%,且变异系数分别为22.60%和20.46%,满足播种要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型孔形式是影响穴粒数合格率的关键,引种槽的长度和倒角对穴粒数合格率与变异系数均有影响。播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能同时满足常规稻(秀水134、玉香油占)与杂交稻(花优14、培杂泰丰)的播量要求,变异系数较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6.
型孔轮式水稻排种器排种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绘制了稻种经过护种机构后在排种管内的排种轨迹,结合排种过程高速摄像分析结果,确定在30°落种处的排种轨迹作为排种管结构形状的优化设计依据.为了降低不同型孔的稻种在排种管相遇的几率,排种管总长度设计为100mm;为了实现穴径小于50mm的目的,排种口尺寸设计为20mm×20mm;按照稻种排种轨迹,设计了"斜边+直边"的排种管形状,减少了稻种在排种管内壁碰撞而造成伤种伤芽现象;排种管采用滑道和单螺丝的安装方式,拆装方便.  相似文献   
57.
节水灌溉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植株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精量穴直播水稻培杂泰丰(超级杂交稻)和玉香油占(超级常规稻)二个水稻品种各个生育期干物质重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与移栽常规灌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精量穴直播湿润灌溉在相对于精量穴直播常规灌溉节水34.77%的情况下,各产量构成因素没有明显差异;在相对于移栽常规灌溉节水39.16%的情况下,产量构成因素也没有明显差异,达到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开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人工撒播与机械条播表土播种方式存在的苗难齐、产量不稳等问题,根据"精量穴播"、"开沟起垄"的技术思路,对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同步开沟起垄装置的关键部件播种沟开沟器和蓄水沟开沟器进行了研究。根据同步开沟起垄的农艺要求确定适宜直播机水田作业的土壤(壤土和黏土)含水率为50%~58%,并确定了播种沟开沟器及蓄水沟开沟器的外形尺寸分别为50 mm×35 mm×30 mm、80 mm×50 mm×50 mm(上宽×下宽×高度)。对不同开沟方式对水稻出苗、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开水沟+开播种沟+机械穴播(W1)、开播种沟+机械穴播(W2)、不开沟+机械穴播(W3),选用杂交稻品种培杂泰丰和常规稻品种玉香油占为试验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开沟+穴播"播种方式相比,开播种沟的播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穴播方式的成行成穴齐苗生长,还可提高水稻出苗率(培杂泰丰提高了13.4%~17.8%,玉香油占提高了12.3%~16.0%);结实率与产量极显著相关,有效穗数与产量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考虑3者的变化程度及趋势,"播种沟+水沟+穴播"播种方式总体优势明显,较不开沟播种方式,在水稻产量方面最高可提高8.10%,且始终保持相对最高产量的效果。开沟装置的设计以及大田试验的验证对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为提高具有成群分布小孔的水稻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对粳稻种子的排种精度,设计了一种直线型搅种齿,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的方法,以吸种真空度、吸种盘转速、直线型搅种齿与吸孔边沿间距离以及搅种齿高度为影响因素对排种器排种精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该排种器对粳稻种子的不同穴粒数的排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以(3~4)粒/穴率、3粒/穴率、4粒/穴率和≥5粒/穴率为评价指标建立的回归方程均拟合很好,并且均在0.05水平显著;基于生产需要对比确定最优吸附条件为真空度2.40 kPa、吸种盘转速30 r/min、直线型搅种齿距吸孔边沿8 mm且搅种齿高度3 mm。以含水率21.30%~21.79%的粳稻盐丰47号破胸芽种为对象,在吸孔直径1.8 mm、吸孔之间距离6.5 mm以及有清种装置时,进行了该排种器吸附精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种器排出(3~4粒)/穴种子的概率为77.28%;≤2粒/穴种子的概率为3.04%,≥5粒/穴种子的概率为19.67%;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模拟结果接近,表明所获得的排种回归模型正确,并可用来预测排种效果。该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气力式排种器精量播种粳稻芽种时的结构、运动参数设计与优化以及排种性能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机械同步深施肥不同施肥量对直播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kg/hm2范围内,施肥可以显著增加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的收获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片SPAD,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从而明显改善水稻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