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富36玉米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晚熟品种.该品种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抗病、高抗逆等特点,适宜河南省各玉米区种植. 1 选育过程 金富36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2年以自选系驻14为母本、自选系驻12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自交系驻14是用Mo17和9687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父本驻12是用340和0151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相似文献   
92.
小麦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小麦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露地栽培相比,小麦秸秆覆盖有利于夏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叶面积系数前期增长快,后期下降慢,叶面积高值持续期长,干物质积累快,穗粒数多,千粒重高,产量性状明显改善,增产显著。小麦秸秆覆盖对表土层(0~30cm)具有明显的保墒效果,尤其是夏玉米生长前期。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棉花蕾铃脱落率常超过60%,蕾铃脱落后的果枝叶常作为“辅助源”对其邻位铃的发育起重要作用。探明棉花果枝叶在其对位蕾铃脱落后作为“辅助源”的潜力及其变化趋势,丰富棉花产量形成的“源-库”调控理论,为棉花补偿性生长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棉425为材料于2021年分2个播期(5月10日、6月1日)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果枝韧皮部阻断条件下,去库(化学法阻断第四、五、六果枝第一果节“蕾-对位叶”系统与主茎连接的韧皮部,同时去除该系统蕾/花,模拟蕾铃脱落条件)后棉花果枝叶形态特征、气体交换参数、碳氮物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等叶片源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去库处理显著增加了果枝叶中果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含量,却显著降低了其葡萄糖含量。随着时间的推延,去库后1 d,淀粉的增幅最大,纤维素增幅则主要在去库后3 d明显变大;去库后5 d,蔗糖、纤维素、淀粉的增幅较大。(2)去库后,糖分更多地以非还原性糖形式积累;光合产物更多地向淀粉形式分配;多聚糖/低聚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果枝叶C/N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  相似文献   
94.
金富36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2年利用自选系驻14与驻12组配而成的杂交新品种,2008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8011).该品种生育期98 d,抗逆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一般单产9 000~10 500 kg/hm2,适宜河南省各地春夏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95.
气候变化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为喜高温、干旱、无限生长型植物,其产量品质形成对光照、辐射、积温等环境变化较其他作物更为敏感。全球温室化导致的积温增加、CO_2浓度上升、辐射量下降、水分分布不均匀及极端天气爆发日趋频繁将对棉花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棉花生长期(4—11月)长达7个月,其产量品质形成关键期(7—9月)极易遭受多种极端天气气象条件。因此,尽管温室化效应产生的气温升高、CO_2浓度增加将对棉花增产提质带来积极影响,并一定程度扩大我国可种植面积,但温室化效应导致的光辐射量的下降、尤其是短期极端高温/低温、短期极端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日趋频繁将严重威胁我国的棉花安全生产。因此,进行前瞻性的气候变化对中国棉花生产影响的评估、棉花适宜种植区的重新区划、环境稳定型棉花品种选育、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棉化抗逆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对保证全球温室化背景下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玉米丛生苗是一种由玉米旋心虫等害虫为害生长点,引起地上部叶片失绿、植株矮化、分蘖丛生等症状的发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玉米中上部叶片产生黄绿长条纹,心叶卷曲、干枯萎蔫、分蘖丛生、有时个别叶片出现裂痕或排孔,植株地下部在近地表面2-3cm处的根茎部或交界处有近圆形或长条撕裂状蛀孔,呈褐色,生长点缺失受损变褐,也有个别植株在根茎交界处无明显蛀孔,  相似文献   
97.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江苏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了棉花施氮水平试验,依据Justes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方法,研究棉花花后果枝叶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及其与棉花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后棉花果枝叶的生物量增长和氮吸收累积均受施氮水平的影响,其动态变化符合S型曲线,氮累积的快速起始时间较干物质早2~4 d;棉花产量与果枝叶氮浓度关系密切,氮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产量形成,花后果枝叶存在氮奢侈消费现象;棉花花后果枝叶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而降低,其干物质累积量与氮浓度间符合幂函数关系,2试点果枝叶氮稀释曲线模型形式相同,但参数不同,不同气候区域存在独立的果枝叶氮临界、最高和最低稀释曲线模型;根据果枝叶氮浓度与产量间的关系,安阳、南京2试点,棉花果枝叶在盛花期和吐絮期的适宜氮浓度分别为4.93%、3.70%和3.33%、3.01%。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氮营养指数和异速生长模型对果枝叶氮营养状况的诊断与此相符。临界稀释模型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以作为定量诊断果枝叶氮营养动态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8.
促生长专用肥浸种液在稻茬免耕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应用促生长专用肥浸种液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能够增强油菜的抗寒、抗病和抗倒伏能力,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29.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9.
于2008~2009年在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选用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德夏棉1号(平均比强度26.2 cN/tex)、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35 cN/tex)和美棉33B(平均比强度32 cN/tex)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以形成不同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研究了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纤维发育过程中关键酶(蔗糖酶、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1, 3-葡聚糖酶)活性及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对位叶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随花后天数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方程YN=t-[YN:棉铃对位叶氮浓度(%);t:花后天数(d);、为参数]。在花后同一时期,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和纤维比强度均随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上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用抛物线方程Y=ax2+bx+c拟合[Y:酶活性或纤维比强度(cN/tex);x:叶片氮浓度(%);a、b、c为参数]。表明在纤维发育过程中,棉铃对位叶氮浓度显著影响纤维中相关酶活性和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各指标所对应的最佳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差异较小;因此,通过调节对位叶氮浓度可调控相关酶活性达到最优以及棉花高强纤维的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部棉纤维发育所需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动态变化方程分别为:NDexiamian1=7.2841t-0.2771(R2=0.9860**);NKemian1=7.1807t-0.2989(R2=0.9879**);NNuCOTN33B=7.1467t-0.2819(R2=0.9755**)。  相似文献   
100.
王友华 《广东饲料》2008,17(7):44-45
当前,新城疫仍然是鸡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健康发展。鸡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本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禽也能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