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DUS测试数量性状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2001~2010年的玉米测试品种17个数量性状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别对每个性状进行级别划分,最终确定每个数量性状的基础分级范围,为标准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基础,可对育种家申请品种权时正确填写技术问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3.
以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电位仪对壳聚糖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发现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50rim,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团整、颗粒比较均匀、分散性好,电位约为11.1mv;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颗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DNA,并能保护所结合的DNA防止DNaseⅠ的酶切;将含GFP基因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复合物使用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效率为8%.  相似文献   
84.
腐烂病是危害苹果树的一种很重要的病害,发病轻的园片,树体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下降,发病重的则枝干残缺不全,甚致全树死亡。近几年来,栖霞市在加强果园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和搞好清园刮皮的基础上,进行了杀菌剂的筛选工作,其中福美砷防效最好,但施药后病疤愈合慢,残毒高,污染环境。1995年我们应用843—康复剂(山西省阳泉曙光化工厂产),对腐烂病进行防治试验,效果良好,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85.
20 0 2年 3月中旬 ,作者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长沙办公室的邀请到长江项目基地调查了解替代产业 -牲猪养殖情况 ,发现当地正在流行猪丹毒 ,便立即对此病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诊断和治疗等研究发现此次流行的猪丹毒具有一些特点 ,特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 此病于 2 0 0 2年 1月初开始发生 ,由于当地兽医误诊为仔猪副伤寒 ,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 ,并逐渐传播开来 ,形成了地方流行性 ,给当地养猪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此次流行除了具有炎热天气、猪发病多的特点以外 ,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大小猪、仔猪、母猪和公猪都发病 ,以怀孕、哺…  相似文献   
86.
水稻株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第三次产量的突破将可能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笔者综述了水稻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株型的相关栽培生理、株型遗传与育种、与植株形态建成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7.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致病菌引起的全球性水稻病害。到目前为止,已有26个抗病基因被发现,有10个基因已在染色体上被定位,包括显性基因Xa1、Xa4、Xa21andXa26(t)等和隐性基因Xa5、Xa13等。对大部分抗病基因的抗病机制了解还不是很清楚。利用标记辅助选择(MAS)进行抗病育种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途径。在此,综述了已发现的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的种类、分子标记、抗病机制和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该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研所育成,199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89.
CaCl2处理对茄子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营养液栽培的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4℃)胁迫下CaCl2处理对质膜透性、MDA含量、POD活性和P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处理能降低质膜透性,减少MAD含量。在48h前CaCl2处理能显著提高POD酶活性,48h后可以阻止其下降,不同CaCl2处理水平之间POD活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变化趋势为0mmol/L〈5mmol/L〈10mmol/L〈15mmol/L〈20mmol/L,同时CaCl2处理还诱导产生POD同工酶。  相似文献   
90.
以"白玉春"萝卜为试料,研究了硼酸处理对萝卜幼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处理提高了萝卜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且以0.6%硼酸效果最明显。在处理第4 d,0.6%硼酸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其它组高12.21%(0.4%硼酸)、21.59%(0.2%硼酸)和29.90%(对照)。0.6%硼酸处理下萝卜叶片的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以及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第4、6、8 d,0.6%硼酸处理组的蔗糖含量分别高出对照31.50%、52.49%、27.40%;在第6、8 d时,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分别高出对照11.48%、12.80%;在第2、4、6 d时,处理组的果糖含量分别高出对照17.31%、33.14%、25.34%。同时0.6%硼酸处理下萝卜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也显著提高。在第6 d,0.6%硼酸处理组的中性转化酶活性是对照的3.04倍;而在第4、6 d时,处理组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3.32和1.22倍。0.6%硼酸处理对萝卜叶片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却有显著影响,对前者起抑制作用,对后者起促进作用。说明硼酸通过影响萝卜相关酶的活性来调控蔗糖及淀粉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