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东方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过程,对丛芽继代、增殖材料的选择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以及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的长势受丛芽继代次数的影响,连续继代3~5次后需及时更新增殖材料;应选择生长旺盛的单株苗作为母本进行扩繁;在东方杉茎芽诱导培养过程中,培养架架层光合有效光量子束密度应控制在30-50μmol·m^-2·s^-1,丛芽继代过程应保持在60μmol·m^-2·s^-1以上、单株壮苗培养阶段控制在60-80μmol·m^-2·s^-1;改善培养容器的透气性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在东方杉组织培养中,活性炭是必须的添加物,同时添加2g·L^-1的L-谷氨酰胺能有效促进组培苗的生长;无根组培苗进行室外扦插生根,粗沙是理想的扦插生根介质,生根率可达88.3%。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应对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粮食生产总量,3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空间迁移等角度,分析阐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规律,探讨其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并以此体系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体系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层次分析法.笔者在结合中国国情选取10个指标进行排序后,挑选出权重值大于0.1的四个指标组成新指标体系并重新赋予权重值,并以此对1996-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出其综合得分并划分警级.其结果显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程度呈下降趋势,整体属于轻度风险警级,尤其以2003年为最低点.特别是当地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逐年减少,使其面临一定的粮食风险.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判断此预警系统较为合理、灵敏,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4.
胶东地区典型种植模式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对胶东地区现有的粮-菜、菜-菜、粮-粮、粮-果四大主要种植类型中的7种典型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种种植模式中菜-菜种植模式效益最高,粮-菜类型、粮-果类型效益次之,粮-粮类型效益最低。从产投比看,粮-粮类型的产投比最小,其余类型的产投比都在1.44以上。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莱阳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种植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5.
106.
种粮种草养地养畜系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通过释放赤眼蜂寄生向日葵螟卵,对向日葵螟开展生物防治。结果表明,防效达62%,建议作为无公害生产的一项病虫害防控技术,在生产上大力普及应用这一成本低、防效明显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喷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应用喷灌常规畦灌相比,有明显改善灌溉水利用效率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1)喷灌尽管每次灌水量较少,但其土壤贮水量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畦灌;2)喷灌使灌溉水大部分集中于0-60cm土层,有利于冬小麦的水分利用;3)喷灌可以在不降低光合的前提下减小作物的蒸腾速率,在喷灌的各生育期间作物耗水量较畦灌减少,耗水强度也相对较小;4)喷灌可以在产量基本不减或稍有提高的情况下节约大量灌溉水,从而提高作物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