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冷熏对高白鲑理化性质及肌球蛋白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塞里木湖高白鲑为研究对象,研究冷烟熏过程对鱼肉理化性质及肌球蛋白构象的影响。冷熏温度为(20±2)℃,发烟温度140℃,冷熏时间分别为0、6、12、18、24 h,研究冷熏鱼肉理化性质(含水率、水分活度、色泽、质构特性、TVB-N)及肌球蛋白构象(蛋白浓度、总巯基含量、Ca^2+-ATPase、表面疏水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冷熏0~24h,鱼肉含水率由75.75%下降至53.03%,水分活度(Aw)由0.988下降至0.952;鱼肉亮度值(L^*)显著降低(P<0.05),红度值(a^*)缓慢增加,黄度值(b^*)显著增加(P<0.05);表征鱼肉质构特性的剪切力与韧性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鱼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由9.81上升至14.23 mg/100g;肌球蛋白浓度、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表面疏水性增加(P<0.05);综上,控制冷熏时间12~18 h有利于提高冷熏鱼肉品质,降低鱼肉肌球蛋白变性与氧化程度。该研究为特色淡水鱼冷熏制品开发与烟熏过程中蛋白氧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2.
去除冷却猪肉辐照异味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去除冷却猪肉辐射后异味的方法,研究了气调处理,吸附剂处理及气调与吸附剂组合处理对异味去除的效果,对吸附剂种类,添加量,吸附进程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冷猪肉经60% O2 30% CO2 10% N2气调包装,或内置0.01 g/(50 g)肉小包装吸附剂(氯化锌/氧化锌)的薄膜包装后,辐照2.8 kGy,辐照后及冷藏期感觉不出辐照异味,猪肉品质正常。二者组合处理经4.2 kGy辐照后异味达不可察觉程度。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电子束灭菌技术应用于鱼类加工半成品的最佳剂量,采用0~8.56 kGy辐照剂量对鲈鱼半成品进行灭菌,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鲈鱼半成品菌落总数、pH、持水性、色度值、剪切力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增强;辐照剂量为3.70~4.41 kGy时菌落总数即可降至≤10 CFU·g-1;辐照剂量在2.45~7.24 kGy范围内能控制鲈鱼半成品pH的下降;辐照剂量高于8.56 kGy时,辐照对鱼肉持水力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辐照剂量低于6.64 kGy时,对鲈鱼半成品色泽的影响较小;与6.64 kGy相比,低剂量(3.33 kGy)辐照处理有利于减少烷类、烯类挥发性成分的产生。综上所述,电子束辐照剂量在4.00 kGy左右时,可达到灭菌目的,并有效控制鱼肉色度、pH和持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品原有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64.
综合评价用固态发酵法制备的菜子蛋白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发酵后菜子蛋白质粗品对超氧阴离子、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发酵前的菜子蛋白质,说明发酵后菜子蛋白质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60Co源γ射线辐照对9种常见的雌激素化合物的降解作用,考察了辐照剂量、雌激素初始浓度以及不同添加剂对辐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可以有效降解雌激素化合物,降低雌激素的初始浓度,增加辐照剂量可提高降解率.添加剂水和H2O2都可以促进雌激素的降解,而正丁醇则会抑制雌激素的降解,且反应体系中添加剂体积分数越大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6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分析白鲢鱼体中的挥发性成分.以鱼体风味成分中含量较多的物质(己醛、庚醛、苯甲醛、1-辛烯-3-醇、辛醛、壬醛、癸醛、2,4-庚二烯醛、2,4-癸二烯醛等)为参照对象,探讨和摸索了HS-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头CAR/DVB/PDMS、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50 min、鱼肉和饱和食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7、解吸时间5min.利用优化的HS-SPME萃取条件下分别萃取了鱼鳃、鱼鳞、内脏和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表明HS-SPME能有效地萃取白鲢鱼体中的挥发性成分,其中鱼鳃中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较多,共检测出63种,其次为内脏、鱼鳞和鱼肉,分别检测出48种、44种和42种,这些挥发性成分大多是一些饱和的羰基化合物和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67.
研究抗氧化剂TBHQ对真空包装和透氧包装的冷却猪肉在2.0 kGy低剂量辐照后的影响,通过检测微生物、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变化,进而确定最佳的处理方式以延长冷却猪肉的保质期。结果表明,冷却猪肉经2.0 kGy辐照、真空包装、抗氧化剂处理后,在(4±1)℃冷藏保质期可以达到21 d,此时的pH 5.70,TBA值1.456,TVB-N值13.02,有效延长了保质期。  相似文献   
68.
水产品脂肪含量低、肉质鲜嫩、风味特殊,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食物。但由于其高水分和高蛋白的特点使其宰杀后鲜度下降快,易腐败变质,因此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亟需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产品保鲜研究的现状,主要分析了物理、生物和化学保鲜等技术对水产品保鲜的影响,并对未来水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湖北省秭归县读者郑光相来信说:我县梅家河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把板栗生产作为半高山地区的一项支柱产业.现在全乡已建成板栗基地733公顷,并陆续开始受益.但在板栗果收下来堆积熟化去剌壳之际,遇到两个大难题:一是这期间极易过虫,短短几天内就会虫眼密布,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和价格;二是栗果保鲜困难,极易腐烂和霉变.板栗又不能晒.  相似文献   
7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了鲢鱼体内的挥发性成分,并测定了鲢鱼体内脂肪氧化酶与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的反应产物。结果表明,鲢鱼体内脂肪氧化酶与底物花生四烯酸反应产生的物质主要有己醛、1-辛烯-3-醇、2-辛烯醛、2-壬烯醛、2,4-癸二烯醛等,反应产物与鲢鱼体内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基本吻合。本试验通过产生的主要反应产物的量来间接定量酶的活性,其中鱼鳞酶的相对活性最强,其他依次为鱼鳃酶、鱼血酶、鱼肉酶和内脏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