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3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几年来 ,水土保持司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的指示精神 ,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 ,积极探索 ,调整思路 ,推动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转变 ,密切关注、及时总结各地在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围栏封育和休牧轮牧的实践 ,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思路 ,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吴旗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旗县确立“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思路 ,将全县 10 3万hm2 坡耕地全部退耕 ,只保留 2万hm2 耕地发展高效农业 ,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该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 ,走出了西部开发的新路子 ,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创举。建议总结推广其典型经验 ,加大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期中评估,总结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验:各级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制定规章制度,保证规范操作;落实个体承包,创新运行机制;示范带动,完善配套措施,正确处理几个关系;重视自然规律,加强科学性。指出退耕还林的主要问题:缺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综合总体规划;存在重林轻草、重生态、轻生计、重造轻封等问题;造林当年成活率低,植被建设布局、模式不够合理,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考虑不够;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落实。  相似文献   
14.
15.
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战略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水保生态建设要贯彻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和分区防治战略 ,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和风沙区为战略重点实施综合治理 ,启动一批生态修复工程 ,强化行业管理和体制创新 ,调动全社会力量并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加快综合防治进度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20多年,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理念不断创新、水土保持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与时俱进、技术路线切合实际等特点。其中依法实施的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搞好服务的同时,逐步走向工矿企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水土保持进入了新的更大的领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个行业面对新形势,逐步提高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自觉性,不断创新理念、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1997年8月就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批示,党的十五大要求我们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以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志气把黄土高原建成秀美山川.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十五大精神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对于这项跨世纪的宏伟战略部署,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首要的就是做好跨世纪新征途上的水土保持建设规划.1 编制规划的思路和指导思想1.1 规划编制的思路一是依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1991~2000年》;二是依据1994年国家计委组织编制的《全国生态建设计划水土保持专项规划1991~2050年》;三是认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年来水土保持的经验和教训;四是参考了一些相关的规划,诸如《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规划1995~2010年》、《全国水土保持梯田、坝地建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批示进行一次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五大和江泽?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草)的成功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农民企业家刘世杰采用“企业承包、以面代补、公司加农户、退耕还林 (草 )”的做法 ,4年多退了 2 5°以上的陡坡耕地 ,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 1 1 4%提高到 66 9% ,农民纯收入由 1 995年的人均 380元提高到 1 999年的 2 30 0元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了三大效益的统一 ,且基本不用国家投入 ,保证了退耕还林 (草 )的顺利实施。其经验主要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尊重农民意愿 ,按企业化管理办法运行 ,走产业化的路子 ,以草产业促退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土流失遥感成果与水保生态建设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用科学数据客观地反映中国水土流失状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中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工作.两次遥感普查成果不仅反映了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而且还向我们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有 40 0多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大力发展。至 2 0 0 2年底 ,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 11 3 5万座 ,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 ,在拦泥减沙、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 ,应提高对淤地坝建设的再认识 ,抓紧做好黄土高原淤地坝规划 ,规范设计施工技术 ,尝试新的建设体制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推动淤地坝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