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宫粉梅花期整体观赏特性及花性状间相互影响程度,并为宫粉梅花期科学管理和性状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宫粉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线性拟合、指标变异情况、R型聚类、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对宫粉梅花性状进行研究。对宫粉梅12种开花性状进行调查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宫粉梅花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花瓣长与花瓣宽拟合效果最好(R2=0.53,Pearson’s r=0.73),开花性状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未开花数、总花朵数、花瓣宽和花梗长可作为判断花性状特征的参考指标,各项花性状间普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能协同调控开花特征。  相似文献   
32.
光氮互作对闽楠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4种氮素水平的双因素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光氮互作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闽楠的保护和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光氮及其互作对闽楠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增施氮肥使闽楠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和根系指标增大,但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下降,0.5、1mol/L水平下闽楠幼苗生长较好,无氮和2mol/L施氮下受到抑制;随光照强度降低,闽楠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地径、根系指标逐渐降低,L0N2(100%NS、1mol/L)处理最好。过度遮荫、无氮或过量施氮均不利于闽楠生长,适度遮荫(41.3%自然光)和增施氮肥(0.5、1mol/L)能有效促进闽楠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为完善桂林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桂林市灵渠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53种,隶属于72科143属;其中乔木共24科41属46种,灌木共38科55属60种,草本共27科47属47种;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分别为85、50和28种;观叶植物在景观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观花和观果植物;植物群落配置呈乔木-灌木-地被和乔木-草本2种典型模式。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地域特色表达;加强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滨水植物应用;提高植物养护水平,加强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植物景观要融合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4.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遗传多样性,以广西、海南和云南13个土沉香居群的147个家系为材料,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POPGEN 32软件对土沉香进行多态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比较,采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Mantle检验分析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4条引物共获得291个扩增位点数,其中多态性位点数23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均值为78.9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226 1,香农信息指数均值为0.332 0,遗传分化系数均值为0.265 0,基因流均值为1.387 1,表明13个土沉香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极高的遗传分化水平。海南屯昌与海南澄迈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大,海南乐东与广西浦北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最小。以遗传距离0.90为阈值,可将13个土沉香居群划分为3大类;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解释率为3.1%,表现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35.
分别用0(对照)、50、100、150、200和250 mg/L的镉处理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ehd)幼苗,研究镉胁迫环境对其生长、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处理的多穗柯幼苗株高和地茎的增长量以及整株的干重均比对照显著性提高;100、150和200 mg/L处理的幼苗各生长指标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但相对电导率和渗透调节物质、CAT和POD活性均显著性增高;250 mg/L处理时,幼苗的生物量、形态指标显著性降低,而相对电导率和渗透调节物质显著性增大。说明50 mg/L镉浓度处理有利于多穗柯幼苗的生长,250 mg/L处理则幼苗的生长、生理和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性抑制。  相似文献   
36.
以双色木番茄(Solanum wrightii Benth.)幼苗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处理方式,设置CK全光照环境(natural sunshine,简写NS,100.0%NS,无遮阴网)、46.4%NS(一层遮阴网)、11.8%NS(二层遮阴网)、5.6%NS(三层遮阴网)共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弱光条件下对双色木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双色木番茄幼苗的栽培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双色木番茄幼苗的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总根长、根尖数、根总体积、根总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等生长指标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升高后下降,其中在46.4%NS弱光条件下,双色木番茄幼苗的地径、生物量及根系等生长指标最高,而株高和叶面积在11.8%NS弱光条件下最高,不同弱光处理对双色木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隶属及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46.4%NS弱光条件下双色木番茄幼苗的苗木质量最佳,双色木番茄幼苗对弱光环境(46.4%NS)具较强的适应能力。综上所述,双色木番茄幼苗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适度弱光环境(46.4%NS)更有利于双色木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以1年生桢楠幼苗为材料,设置5个氮水平CK(0)、N1(5.7 g·m-2·a-1)、N2(11.4 g·m-2·a-1)、N3(19.0 g·m-2·a-1)和N4(38.0 g·m-2·a-1),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均促进了株高、地径和叶面积的增长,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和叶面积均以N3处理最高,分别为CK的3.93、1.51和1.33倍;不同施氮处理均提高了幼苗的生物量,各施氮处理下整株鲜重分别较CK提高了22.15%、31.53%、96.45%和45.82%,以N3处理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幼苗的总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均先升高后降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N3处理的桢楠幼苗质量最佳,说明适度氮沉降能促进幼苗生长,但更高水平的氮沉降可能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锰(Mn)胁迫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长势一致的0.5年生红锥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Mn浓度(CK、200、600、1 500和3 000 mg/kg)处理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Mn浓度升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Fv/Fm、Pn、Tr、Gs及K和Cu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浓度为200或600 mg/kg时最高;P、Mn和Z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处理显著降低Fe含量,N、Ca和Mg含量在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与Tr、Ci及P和Mn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i及K和M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n与Fv/Fm、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K和Cu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Tr...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生长调节剂对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幼苗生长及营养物质的影响,以红海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选择6-BA、NAA、GA3和IAA 4种生长调节剂,各设置3个浓度,测定不同处理下红海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形态、生物量、根系指标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提高了红海榄幼苗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及根系指标;除NAA 100和150 mg/L处理降低叶长外,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可提高叶片形态指标;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种植时间波动变化,各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可提高两种营养物质的含量。4种生长调节剂分别以6-BA 400 mg/L、NAA 50 mg/L、GA3100 mg/L和IAA 150 mg/L效果较佳;其中,GA3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红海榄幼苗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均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40.
以1年生无忧花幼苗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浓度下(0(CK)、10、20、30、40、50mg/L)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无忧花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无忧花苗木生长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浓度。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均对无忧花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GGR6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GGR6浓度为30mg/L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