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进境水仙上检测出南芥菜花叶病毒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于翠  杨翠云  杨艳  洪健 《植物检疫》2005,19(6):359-361
利用DAS-ELISA对从荷兰进口的6个品种的水仙种球进行检测发现,品种为Recurvus的水仙种球对ArMV的多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达85%.免疫吸附电镜观察到在感病水仙种球中存在直径约30nm的球状病毒粒子.根据Ar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能从感病样品中扩增到预期580bp特异条带,序列测定分析表明此条带的序列为ArMV部分CP基因,在系统关系树上与ArMV的其它分离物形成一簇、亲缘关系很近,表明从进境水仙上检测到了ArMV.  相似文献   
52.
单抗I-ELISA和TAS-ELISA检测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 less virus,LSV)的单克隆抗体为核心,建立了间接ELISA (I-ELISA)和三抗体夹心ELISA (TAS-ELISA)的检测方法。I-ELISA检测体系中,病叶汁液和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工作浓度分别为1:20和1:6 000,对病叶汁液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2 560,可检测到提纯病毒绝对量为1.35 ng。TAS-ELISA检测体系中捕获抗体和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工作浓度分别为1:200和1:6 000,检测病叶汁液的灵敏度达到了1:5 120,对于提纯病毒可检测到0.68 ng。使用美国Agdia公司双抗体夹心ELISA (DAS-ELISA)检测试剂盒对病叶汁液的检测灵敏度为1:2 560,提纯病毒检出量1.35 ng。用3种ELISA方法检测了采自浙江省丽水市的46个田间样品,I-ELISA、TAS-ELISA和DAS-ELISA测出的阳性样品数分别为19、21和18个,阳性率为41%、46%和39%。灵敏度检测和田间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AS-ELISA的灵敏度高于DAS-ELISA和I-ELISA。相同样品I-ELISA所测出的OD405值和P/N值普遍高于DAS-ELISA,表明LSV单抗比多抗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3.
以制备的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单抗2C2为核心,建立了检测水稻叶片和白背飞虱虫中SRBSDV的dot-ELISA试剂盒。试剂盒的灵敏度分析表明,当SRBSDV感染病叶稀释到1∶10 240倍(w/v,g/m L)、单头携毒白背飞虱稀释到1∶51 200倍(头/μL)时仍能检测到SRBSDV。建立的试剂盒检测感染SRBSDV的水稻和携毒白背飞虱呈阳性反应,而检测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水稻矮缩病毒、水稻条纹病毒、水稻瘤矮病毒、水稻条纹花叶病毒、水稻锯齿矮缩病毒的病叶和健康水稻及非携毒白背飞虱呈阴性反应。试剂盒的田间样品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100%,核酸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发现RT-PCR检测阳性的样品确实感染SRBSDV。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试剂盒能准确、有效地检测田间白背飞虱及水稻样品中的SRBSDV,可为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检测和诊断、预测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54.
55.
采用金属投影法制备颗粒状材料的电镜样品自Brenner和Horne(1959年)负染色技术广泛应用后已趋淘汰,但对细菌一类的材料,仍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负染色法制备细菌电镜样品,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 1.菌体周围常沾附较多负染剂,造成菌体边缘不清,浓黑杂乱,甚至分不清菌体,更看不到繖毛(Pili)。  相似文献   
56.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98个茶树品种(品系)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并对茶树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茶树光合速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茶树叶绿体的大小,基粒片层结构,排列等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多数茶树叶绿体的基粒片层数为40~60,茶树叶绿体基粒片层数与茶叶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茶树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可为选育高产优质的茶树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从白车根草(Trifolium repens)上分离的一株苜蓿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药物试验场表现黄斑、花叶和皱缩症状的药用植物白车根草(Trifoliumrepens)上获得的一个病毒分离物SHy,经汁液磨擦接种在豇豆、赤豆、菜豆、鸡冠花、番杏、黄瓜上引起局部侵染,在大豆、假酸桨、洋酸桨、苋色藜、昆诺藜、灰藜、千日红上引起系统花叶或黄斑,在心叶烟、普通烟、黄花烟上引起系统黄斑和坏死,SHy在寄主反应上与其它作者所报道苜蓿花叶病毒的特征基本相符且类似于Kreitlow等所描述的黄色块斑株系。通过免疫电镜检查证实SHy具备苜蓿花叶病毒的粒子特征并与已知苜蓿花叶病毒有血清学反应,SHr能经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根据以上结果,病毒分离物SHy被确认为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MosaicVirus,AMV),最后还就AMV在我国作物上侵染与为害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8.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和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分别感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后所诱发的细胞质内含体和细胞嚣病变几乎完全相同。感病的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木质部薄壁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可看到大量风轮体、柱状体、板状集结体和膜状体,其中以叶肉细胞中更为普遍。风轮体成群出现、同一组内风轮体常平行排列,而相邻群间常垂直排列。膜状体的内部常夹杂着许多小囊泡,其四周与内质网呈辐射状相连。在发病初期的心叶叶肉细胞质的液泡附近可看到颗粒状病毒束,而分散的病毒状颗粒则多见于发病中后期坏死的细胞中。感病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核、质膜及胞间联丝中均未见病毒状颗粒。感染病毒的细胞中,细胞质丰富、内质网膨大,核糖体增加、小囊泡大量出现,随着病害的加重,叶绿体、线粒体逐渐肿大,基粒缩小、膜破裂、类囊物流入细胞中。  相似文献   
59.
茶树芽叶茸毛的研究——Ⅰ.形态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地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芽叶茸毛长度、粗度、密度、分布以及单位面积(mm~2)上茸毛体积等性状的差异性,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浙农12、浙农21,浙农109等新品种(系)在茸毛性状方面确为优于当前生产上广为种植并为人们所公认的多毫良种福丁大白茶的新良种。  相似文献   
60.
植物螺原体的存活、分布及繁殖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螺原体,包括桑皱褶螺原体,大麦矮化螺原体及木槿螺原体等在末干及已干的改良1号液体培养基中能存活4 ̄9年。土壤中的螺原体在轮作和已经干燥的土中能存活8 ̄17年,在大田,树苗地,庭院,花坛,花园等土壤中均有螺原体存在,此外还存在一种腐生菌原体,以上各种菌体均能在改良1号液体培养液中培养成功。大麦矮化螺原体在液养液中的球形菌体直径为60nm左右,线状菌体长2500nm左右,宽60nm左右,一端稍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