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6篇
  34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91.
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琪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10,26(3):7-10
通过对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过程中产生的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研究,分析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的产生量,提出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结果表明:改造采伐时产生的大径木、中径木、小径木、短小材和薪材的出材量分别为1.13m^3/hm^2、32.15m^3/hm^2、38.30m^3/hm^2、4.79m^3/hm^2和12.68 m^3/hm^2,中小径木和薪材的出材量较高;改造地每公顷中小径木直接出售可获得6.5万元的收入。采伐剩余物总量为16.92 m^3/hm^2。小径木除了直接销售外,还可加工成拼版材、压缩木、重组木和单板层积材等。采伐剩余物可加工成木片,再根据不同的工艺加工成刨花板、纤维板、木丝板及纸张等用途。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可有效利用林区资源,提高林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92.
指出了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师生物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验技能与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教学法实验更是培养师范生基础生物实验技能的主要途径。分析了高师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对高师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93.
不同播期马铃薯干物质实验与模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播期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情况,运用数理统计和作物生长模型等方法,对2008年4-6月宁夏西吉10个不同播期的马铃薯干物质和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株茎干物质的积累过程为S型曲线,并分别与积温、累积降水、日照时数3个气象因子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块茎干物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有增长趋势,4、5月播期的增长趋势不明显,波动也不大,6月产量增幅较大;作物生长模型模拟的产量偏大,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趋势很平缓。  相似文献   
294.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革命性技术,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动植物的细胞异质性图谱构建、细胞谱系追踪、免疫响应机制解析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原理及其在水产养殖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研究中更广泛的应用,加速水产养殖动物单细胞水平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295.
不同播期对宁夏粉用马铃薯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宁薯4号’和‘陇薯3号’为试验品种,2008年在宁夏西吉县进行了粉用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粉用马铃薯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对于两品种而言,‘陇薯3号’生育期又比‘宁薯4号’要短,4月13日和4月20日播种的‘陇薯3号’比同期的‘宁薯4号’分别提前了32天和16天开花;不同播期与叶面积指数、单株(茎)叶面积、叶片总面积之间关系密切,选择适宜的播期有利于提高叶面积指数;‘宁薯4号’选择在4月20日左右播种及5月25日左右播种时能够获得品质更优的粉用马铃薯,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58.85%、0.1%和57.28%、0.044%,‘陇薯3号’选择在4月20日左右进行播种能够得到品质性状更优的粉用马铃薯,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53.88%、0.038%。不同播期商品率有所不同,‘陇薯3号’商品率略高于‘宁薯4号’。  相似文献   
296.
为研究糖原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长和糖原含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对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Cg-GPH)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来自5个家系322个长牡蛎个体的生长性状(包括壳高、壳长、壳宽、总体质量以及软体部质量)和糖原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1940 bp的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中共检测到82个SNPs位点,其中63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1个SNPs位点位于5′-UTR区,18个SNPs位点位于3′-UTR区,编码区SNPs平均密度为1/25 bp;5个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P<0.05),未检测到与糖原含量相关SNPs.根据以上5个SNPs位点共构建得到6个SNP单倍型,其中,Cg-GPH基因的H6(CTGAT)单倍型在总体质量性状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5种单倍型(P<0.05),表明H6单倍型可能是对长牡蛎体质量增加最有利的单倍型.研究结果为今后长牡蛎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97.
基于微卫星标记整合长牡蛎遗传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香  李琪  孔令锋  于红 《水产学报》2013,37(6):823-829
为了提高长牡蛎遗传图谱上的微卫星标记密度,实验采用6个家系图谱间的共有微卫星标记作为锚定标记,构建了长牡蛎的整合图谱.该整合图谱共有161个微卫星标记,覆盖10个连锁群,图谱长度和平均间距分别为615.4和3.8 cM.各连锁群的标记数介于10 ~ 24个之间,连锁群长度为47.3~73.3 cM,是目前密度最高的长牡蛎微卫星图谱.不同作图家系连锁群上的标记分组保持一致,但标记顺序出现差异,可能与长牡蛎自然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染色体重排现象有关.结果表明,该图谱可以为今后长牡蛎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的遗传工具.  相似文献   
298.
壳金长牡蛎自交和杂交家系生长与存活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具有生长优势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G2(A)家系及具有明显生长和存活优势的G19(B)和G28(C)家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包括3个自交组(AA、BB、CC)和6个杂交组(AB、AC、BA、BC、CA、CB)共9个壳金长牡蛎实验组,分析各实验组在幼虫期及稚贝期不同日龄的各生长指标和存活性能,并评估了杂交组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整个培育阶段,大多数杂交组在不同生长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其中,浮游幼虫期5日龄,所有杂交组的壳高和壳长均显著大于自交组(P0.05);10日龄后,杂交组CB、BC和AC的壳高显著大于相应的自交组(P0.05),杂种优势明显;稚贝期85和130日龄,杂交组CB的壳高性能大于其他实验组。浮游幼虫期10日龄,CB组存活率显著大于AA、CA组(P0.05);稚贝期85日龄后,杂交组AC、CA和CB的存活率杂种优势逐渐增大;190日龄,杂交组AC、BC与自交组AA、CC之间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壳金长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及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99.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线虫垂直分布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 年11 月,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经过不同利用方式后对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林地开展了植物线虫垂直分布(0–15 cm 各土层)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某些优势属线虫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螺旋属(Helicotylenchus)线虫是4 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最优势的属。水田丝尾属(Filenchus)、平滑属(Psilenchus)和垫刃属(Tylenchus)线虫主要分布在上层(0–20 cm),而撂荒地、林地中的针属(Paratylenchus)线虫及玉米地中的短体属(Pratylenchus)线虫能够分布在更深的土层(0–80 cm)。本研究揭示,植物线虫优势属数量与土壤化学特性指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不同利用方式螺旋属线虫数量与土壤C/N 比、全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及Olse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田丝尾属和平滑属线虫、玉米地短体属线虫、撂荒地针属线虫与土壤pH 程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碳、全氮及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为了更正确地评价植物线虫种群数量,有必要根据植物线虫优势属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确定取样深度。图1 表1 参21。  相似文献   
300.
[目的]探索葡萄冬芽主芽坏死的规律,分析影响主芽坏死的可能原因,为研究降低冬芽主芽坏死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解剖观测的方式对湖南省、山东省等种植的‘红地球’冬芽进行对比观测;对湖南省种植的7种欧亚种葡萄(‘美人指’、‘香妃’、‘红罗莎里奥’、‘爱神玫瑰’、‘白罗莎里奥’、‘甲斐乙女’、‘红地球’),4种欧美种葡萄(‘摩尔多瓦’、‘金手指’、‘阳光玫瑰’、‘夏黑’)共计11个葡萄品种冬芽主芽坏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葡萄的萌芽期、摘心期、盛花期、第一次膨大期、浆果生长期、浆果成熟期、采果期、休眠期8个不同时期的冬芽主芽坏死情况进行追踪解剖观测。[结果](1)湖南省、山东省‘红地球’葡萄冬芽均存在主芽坏死现象,且湖南地区更严重。(2)湖南省主栽的11个葡萄品种均出现了主芽坏死现象,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欧亚种坏死程度显著大于欧美品种(P>0.05)。(3)主芽坏死高峰期为第一次膨大期和浆果成熟期,且主芽坏死一经形成不可逆转。(4)结果枝较营养枝主芽坏死率高,且各品种主芽坏死率较高的节位均集中在第7、8节位。[结论]第一次膨大期和浆果成熟期主芽坏死出现高峰期,初步推断是由于这两个时期树体营养急需造成主芽坏死严重,品种基因型、品种属性、树体营养不足、较高的赤霉素含量均可能是影响葡萄冬芽主芽坏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