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72篇
园艺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甬榨5号’是以茎瘤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以‘余姚缩头种’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茎瘤芥新品种。全生长期170 d左右。早中熟。半碎叶,生长势强,株形直立,基部不贴地。瘤茎呈圆形,茎形指数约1.1,鲜样质量413 g左右,加工品质好。耐寒性较强,耐抽薹,产量高,空心率低,抗TuMV病毒病。适宜在浙江省春榨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2.
芸薹属蔬菜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芥子油苷与芸薹属蔬菜的风味、品质、抗性及抗癌活性密切相关,还在植物防御病原体与害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芥子油苷生物合成与降解途径,综述了不同采后处理,包括贮藏(冷藏、气调、薄膜包装和1-甲基环丙烯处理)、加工和烹饪方法对芸薹属蔬菜芥子油苷组分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特别是从芥子油苷代谢的动态平衡角度分析了采后处理调控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内在机制,并对芸薹属蔬菜在采后处理中如何有效维持有益芥子油苷含量和营养品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4种常用的育苗基质对砧木(瓠瓜)和西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色1号’和‘金色3号’基质培育的砧木茎矮、苗壮,嫁接苗叶数增加快,为理想的育苗基质。‘中慈1号’基质培育的嫁接苗发病率低、成苗率高,但育苗过程中的水分管理困难。‘发发得’基质培育的砧木发芽速度快,但由于其营养水平低,中后期管理应及时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高温胁迫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个一串红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播种期及高温胁迫对一串红开花、部分形态指标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4月10日至5月25日期间播种,对一串红生育期的影响较小;对植株的生长率、着花率、成活率等形态指标的影响较大,可作为评价一串红耐热性指标。叶片POD活性的强弱与一串红的耐热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5.
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分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禹  李燕  孙勃  石瑜  汪俏梅  汪炳良 《园艺学报》2010,37(7):1161-1168
为了探讨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的分类关系,以2个芥蓝品种、2个青花菜品种、2个球茎甘蓝品种和2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材,通过芥蓝与其他3个变种的正反交以及杂交后代自交,测定杂交或自交亲和指数,并以8个亲本和2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芥蓝与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其他3个变种能正常杂交,平均杂交亲和指数为13.4;杂交后代均正常可育,其植物学形态介于双亲之间,并分别偏向于结球甘蓝、青花菜和球茎甘蓝;各杂交后代自交亲和,平均自交亲和指数为14.1,F2代能正常发芽;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为2.78时,2个芥蓝品种单独聚为一类,2个结球甘蓝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2个青花菜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2个球茎甘蓝品种及其与2个芥蓝品种杂交的8个F1可以聚为一类,芥蓝与结球甘蓝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根据试验结果,认为芥蓝与甘蓝其他变种属于同一物种,将其确立为甘蓝的另一个变种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56.
春茎芥菜新品种‘甬榨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榨2号’是春中熟茎芥菜新品种。半碎叶,生长势强,株型直立,基部不贴地。瘤茎呈圆形,茎形指数约1.04,鲜样质量300 g左右,加工品质好。全生长期175 ~ 180 d。耐寒性较强,抽薹较迟,不易空心,产量较高。适宜在浙江省春榨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7.
为筛选夏秋季节小白菜的适宜播种密度,以小白菜品种夏帝和夏绿为材料,设置60、80(CK)、100、120株/m24个播种密度,研究高温季节下播种密度对小白菜植株生长及商品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株高和最大叶长均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最大叶宽、单株叶片数和单株鲜质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夏帝播种后37 d产量以120株/m2最高,但播种后49 d产量以100株/m2最高;夏绿播种后37 d和49 d的产量均以100株/m2最高。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6个春榨菜品种进行植物学和瘤状茎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甬榨2号'具有植株生长势强,瘤状茎经济性状好等特性,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甬榨5号是以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以余姚缩头种高代自交系09-0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茎瘤芥新品种。全生长期170 d(天)左右。早中熟,半碎叶,生长势强,叶面光滑,株型直立。瘤状茎呈高圆形,基部不贴地,瘤状凸起圆滑,瘤沟浅,茎形指数约为1.1,平均瘤状茎质量413 g左右,质地脆嫩,皮薄,加工品质好。耐寒性较强,耐抽薹,产量高,空心率低,抗TuMV病毒病。每667m~2产量约4 725kg。适宜在浙江省春榨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紫外照射对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紫外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两个试验因素,对2个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Imbach)菌株Ag10和Ag11-1的子实体进行不同处理,发现紫外照射对双孢蘑菇不同菌株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2含量均有影响。结果表明,在30~50 cm的照射距离范围内紫外照射15 min(1.125~0.945 J·cm-2)时,随着照射距离的缩短,子实体麦角甾醇含量持续下降,而维生素D2含量持续提高;在30 cm照射距离下照射10~20 min(0.75~1.5J·cm-2),随照射时间的延长麦角甾醇含量持续下降、维生素D2含量持续增加。在本试验设定的紫外波长(260 nm)条件下,30 cm的照射距离处理20 min(1.5 J·cm-2)对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维生素D2含量的效果最佳。为进一步优化照射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