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517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394篇
  324篇
综合类   2132篇
农作物   415篇
水产渔业   248篇
畜牧兽医   961篇
园艺   279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为了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低节位早发分蘖与叶片形态、碳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并筛选低节位分蘖多、早期分蘖发生速率快且符合理想株型叶片形态的水稻品种(系),对31个籼亚种水稻品种(系)早期低节位的分蘖特性、叶片形态及碳氮代谢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系)第一叶位成蘖率存在广泛变异,而第二、第三叶位成蘖率达到100%;水稻低节位分蘖发生速率与秧苗前3片叶叶长呈正相关,分蘖数量与叶宽呈负相关,因此,在育种上,可以将水稻秧苗前3片叶较长且较窄作为筛选早发分蘖水稻品种的参考形态指标;水稻植株体内蔗糖含量只影响分蘖发生速率,但不影响分蘖数量;硝态氮含量既影响分蘖发生速率,也影响成蘖率,氮代谢酶谷氨酸合酶(NADH-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的活性能促进水稻低节位分蘖的发生;将31份水稻品种(系)进行聚类,可分为A、B、C 3类,其中C类材料是分蘖发生较早且分蘖发生速率快、叶片形态更接近于理想株型叶片形态的优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4.
85.
旅游业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朝阳产业”,具有生态破坏小,技术要求低,拉动就业能力强等优点,但是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严重不均衡的特点。安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周边沿海省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86.
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2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岩区种植甬优12品种,6月7日后播种的667 m2产量将不会达到650 kg。为确保结实率80%以上,并且在11月10日前成熟,甬优12最佳播种期在5月24日左右,最迟播种期应不迟于5月27日。  相似文献   
87.
88.
89.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指出通过构建校内实验模拟平台与校外实习训练平台(双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双能力)的可行途径。同时,详细说明了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内容、流程和保障措施,并结合实例说明"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0.
为了实现机器人玉米秸秆行的精确定位,对耕作玉米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泰勒级数展开式的RSSI定位方法,提高了机器人玉米秸秆行的定位精度。定位系统使用高清晰度的摄像机采集图像,并采用PID闭环反馈的方式控制机器人的位移,利用PC主控端图像处理,实现了实时定位功能。为了验证机器人玉米秸秆行定位的可靠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SSI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较高,且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准确地标定玉米秸秆行,实现机器人在玉米田中的精确定位,避免了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