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65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间作条件下施氮水平对水稻稻瘟病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黄壳糯稻瘟病以及合系-41和黄壳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处理能显著降低黄壳糯穗瘟病的发生.在相同的种植模式下,N180处理显著降低了黄壳糯穗瘟的发生.合系-41的产量在各处理间差异都不显著.黄壳糯在相同种植模式下,N180处理产量显著高于N300处理.  相似文献   
72.
 盆栽试验表明: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常规施肥(NP)水平下,蚕豆茎叶部分生物量在苗期、结荚期和成熟期间作条件下比单作条件下分别增加了11.29%,7.03%,5.90%。在成熟期时,增施钾肥水平条件下间作蚕豆的钾含量显著高于单作蚕豆。间作条件下,蚕豆赤斑病的发生与蚕豆钾含量呈负相关的关系,在结荚期,间作条件下增施钾肥的处理(NPK)与单作条件下增施钾肥的处理(NPK)的赤斑病病情指数相比降低了42.36%。  相似文献   
73.
74.
李晓琳  汤利  苏小娟  郑毅 《玉米科学》2022,30(2):154-161
将云南省分为4个玉米主要种植区,运用测土配方和实地采样数据,结合GIS分析土壤养分及pH值空间变异状况,以总养分浓度(N-P2O5-K2O)45%为原则,形成区域配方及策略。结果表明,滇东北亚热带玉米区(Ⅰ区)建议适当增加氮磷肥用量,推荐配方以23-11-11和19-17-9为主;滇西北亚热带玉米区(Ⅱ区)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充分,建议调减氮磷肥用量,配方以15-19-11为主;滇中亚热带玉米区(Ⅲ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建议增施有机肥,推荐配方15-18-22、15-19-11和18-9-18;滇南亚热带玉米区(Ⅳ区)土壤pH值低于6.5,土壤氮磷钾贫乏,应适时增施石灰,增加氮磷肥施用比例,配方以19-12-14、15-15-15和15-8-22为主。  相似文献   
75.
不同作物品种的养分吸收存在一定差异,与其它作物间作也会对作物养分吸收以及作物病害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盆栽试验,选用6种对白粉病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高抗:云麦47、云麦53;中抗:云麦42、云麦51;感病:云选11-12、93-124)与蚕豆间作,研究了间作和单作条件下小麦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点及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高抗小麦品种间作生物量显著高于单作,云麦47、云麦53间作比单作生物量分别提高11.9%和6.6%;间作显著增加小麦叶片内的氮含量,以高抗品种云麦47、云麦53和感病品种云选11-12增加最为显著,平均氮含量为单作的1.20~1.25倍;间作有增加小麦灌浆和成熟期叶片磷含量的趋势,并显著增加拔节期小麦叶片内的钾含量,增幅为9.1%~22.3%;间作降低了各抗性小麦品种白粉病的发生程度,相对防效为0.76%~81.49%;灌浆期以云麦42、云麦53和93-124 3个品种的间作处理控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6.
小麦蚕豆间作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及4种施氮水平(0、90 kg·hm-2、180 kg·hm-2和270 kg·hm-2)对小麦植株体内氮含量、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及氮素养分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作显著增加了小麦地上部植株的氮含量, 与单作相比, 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同施氮处理间作小麦植株的氮含量平均比单作提高20.0%、21.9%、21.4%和17.1%; 抽穗期和成熟期间作小麦叶、茎和穗中的氮含量均高于单作; 间作显著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 与单作相比整个生育期间作小麦氮素累积量增幅为15.5%~30.4%。无论单作还是间作, 小麦植株氮含量和氮素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施氮对单作小麦植株氮含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大于间作,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间作优势逐渐减弱; 单作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速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间作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速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本研究表明, 间作和施氮促进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间作优势与施氮水平密切相关, 间作体系中氮素养分的合理投入是发挥间作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滇池流域典型城郊降雨径流CODcr及TSS污染负荷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和室内分析,系统监测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排放污水CODcr和TSS通量,采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城郊降雨径流CODcr和TSS污染负荷,并分析了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占总负荷中的比例.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城郊人均排放CODcr和TSS污染负荷分别为9.58~10.57 kg/a和2.88~3.14 kg/a;滇池流域城郊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分别为1.166~1.458 t/(hm2·a)和0.729~1.808 t/(hm2·a).全年由降雨径流引起的CODcr和TSS污染负荷分别占总污染负荷的10.96%~15.35%和25.73%~35.89%.控制降雨径流污染是缓解滇池流域城郊面源污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8.
间作对水稻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水稻品种黄壳糯与合系41间作条件下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间作黄壳糯的根深指数显著高于单作,较单作提高49%。合系41第1行的根深指数显著高于第2行和第3行,分别比第2行和第3行高了26.7%和24.9%,且第2行和第3行之间的根深指数无显著差异。间作黄壳糯产量较单作黄壳糯呈增加趋势,但未达显著差异。合系41第1行的产量显著低于第2行、第3行及合系41单作的产量,分别低了23.7%,24.6%和24.6%,但合系41间作第2行、间作第3行与合系41单作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试验应用Sufer软件绘制的根系分布图表明:合系41第1行表层根密度较小,下层根密度较大,根系总量显著减少;单作黄壳糯根系呈两边伸展,而间作黄壳糯根系则深层次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79.
榕风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过程中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在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体系中,接种榕风和添加牛粪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全氮(T-N)、水溶性NH-4-N和水溶性NO-3-N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番莲果渣单独堆肥,升温慢,高温分解阶段时间短,全氮(T-N)损失大,NH+4-N向NO-3-N转化量少,不宜单独堆肥;在西番莲果渣中加入牛粪和榕风能缩短进入高温分解阶段的时间、增加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减少全氮(T-N)的损失,促进NH-4-N向NO-3-N的转化,加快西番莲果渣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80.
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氮、磷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城乡结合部地带的生活、生产排放污水已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掌握城郊村镇排放污水规律及氮磷特征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基本条件。本文以主要入滇池河道——大清河下游张家庙汇水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分析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规律及其氮磷特征。结果表明,排放污水中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分别达(136.85±12.64~178.85±22.55)mg·L-1和(12.05±0.74~17.07±3.05)mg·L-1,其中氮主要以颗粒态氮(PN)、氨氮(NH4 -N)和溶解有机氮(DON)为主;磷主要以溶解性正磷酸盐(PO43--P)、颗粒态磷(PP)为主。一天之中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高峰出现在上午、中午和夜晚,低谷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一周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同一月份之中只有溶解态氮(DN)、溶解态磷(DP)浓度各天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月份之间污水排放流量、TN、DN、DP浓度差异显著。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为该类区域污水治理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