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65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平板培养法和BIOLOG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N0 (0 kg·hm-2) ,N1 (125 kg·hm-2) ,N2 (250 kg·hm-2) 和N3 (375 kg·hm-2) 对玉米/马铃薯间作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及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条件下,施氮 (N1、N2、N3) 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马铃薯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在N2 处理微生物数量最高,却显著降低了真菌的数量。与N0处理相比,施氮均显著提高了间作条件下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N3 处理的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率 (AWCD) 、Shannon-Wiener (H) 、Simpson 指数 (D) 、均匀度指数 (E) 及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 (S) 最高,而马铃薯在N2 处理时最高,但对6 类碳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玉米、间作马铃薯各施氮处理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出现较大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发生改变。表明适量施氮对调控间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其功能多样性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2.
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CODCr TSS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TSS)特征对于了解该类区域污水有机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主要入滇池河道--大清河下游张家庙汇水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CODCr、TSS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排放污水CODCr和TSS的浓度很高,分别在773~1518 mg·L-1和183~370 mg·L-1之间.该区域排放污水有机污染严重.一天之中各时刻排放污水流量、CODCr、TSS浓度高峰出现在上午、中午和夜晚,低谷出现在清晨和傍晚;同一月份各天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一周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所研究的3,4、5、6月份之间总体上差异不显著.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CODCr、TSS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  相似文献   
33.
利用外源钾通道基因改良水稻钾素营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基因枪导入法,将外源钾通道基因 (KAT1和AKT1)导入水稻中花8号、中花9号、中花13以及8706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分子检测,证实了钾通道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表达。盆栽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在低钾和高钾两种钾水平下其钾的累积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4.
李淼  赵平  姜蓉  汤利 《园艺学报》2018,45(3):591-598
以设施栽培鲜切菊花主栽品种荷兰多头小菊‘Cedis’和多头菊‘Country’为研究对象,比较其鲜切菊花产量、观赏性状和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特性,以期为设施鲜切菊花优质生产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两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多头小菊‘Cedis’的采收率和高等级鲜切花比例显著高于多头菊‘Country’,而鲜样质量和株高则以多头菊‘Country’较高。多头小菊‘Cedis’的氮和钾需求量显著高于多头菊‘Country’,分别高10.80%和35.03%,而磷需求量两者无显著差异。多头小菊‘Cedis’的养分吸收量为KNP,而多头菊‘Country’为NKP。移栽30~45 d时(茎生长期—花芽分化期),鲜切荷兰菊氮、磷、钾阶段累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我们在对从美国进口木材的检疫中,截获了小蠹科六个属的小蠹虫。它们是:大小蠹属(Dendroctonus)、毛小蠹属(Dryocoetes)、齿小蠹属(Ips)、木小蠹属(Trypodendron)、干小蠹属(Hy-lurgops)和我国尚无发生记载的 Gnatho-trichus Eichhoff。其中以大小蠹属的黄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pseudotsugaeHopkins)数量最多,为害最重,有的原  相似文献   
36.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覃潇敏  郑毅  汤利  龙光强 《作物学报》2015,41(6):919-928
设置3个种植处理(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使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平均利用率(AWCD)分别增加17.36%、7.38%和3.76%、32.21%,其中间作马铃薯的AWCD值最高,单作玉米最低。间作玉米和间作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单作,但在间作和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最高,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区分单间作处理差异的敏感碳源。说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37.
水体氮的时空变化及其与藻类生长的关系对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GPS定位,对滇池海埂、斗南、罗家村、新街、昆阳5个代表性位点断面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及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和动态研究,全面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时期滇池水体各形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湖各采样点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平均浓度分别是2.14、0.11、0.20mg·L-1,全年分别在0.66~6.44mg·L-1、0~0.74mg·L-1、0~0.94mg·L-1之间变化。各区域水体总氮的浓度以海埂和斗南最高,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幅度较大。全湖水体总氮和铵态氮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硝态氮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趋势;滇池不同区域水体总氮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海埂和罗家村位点水体铵态氮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海埂位点水体硝态氮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区域则无显著相关性;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和水层差异。  相似文献   
38.
 以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西番莲种植常规施肥水平为对照,以西番莲果渣发酵生产的有机肥为基肥,研究西番莲果渣有机肥对西番莲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番莲果渣有机肥能够促进西番莲纵、横径生长从而促进西番莲果实生长发育;西番莲果渣有机肥,特别是添加过微生物菌剂的西番莲有机肥(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西番莲果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P<0.05),不会降低西番莲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含量,降低西番莲果汁的有机酸总量,提高西番莲果汁的品质;添加过微生物菌剂的西番莲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处理(处理A和B)能显著提高西番莲的单产(P<0.05),处理A和B的产量分别比CK提高25.0%和33.9%。  相似文献   
39.
研究不同品种磷肥在低磷红壤上的吸收利用对合理选择磷肥品种、提高红壤磷肥利用效率、减少红壤磷的固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南典型低磷红壤的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品种磷肥[不施磷(CK);普通过磷酸钙(SS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钙镁磷肥(CMP)]对玉米产量、磷吸收、磷分配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发现在低磷红壤上,不同施磷品种间,SSP处理的玉米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最高,较MAP、DAP和CMP处理玉米产量平均增加53.1%、37.5%和50.1%,生物量平均增加32.0%、21.4%和30.9%,收获指数平均增加15.6%、12.8%和14.1%。施用不同品种磷肥均显著增加玉米磷累积量、各器官(秸秆、叶片和籽粒)磷吸收量和玉米磷收获指数,其中,施用SSP处理的玉米磷累积量较MAP、DAP和CMP处理平均增加32.6%、48.2%和39.5%,玉米磷收获指数在2019年平均增加22.7%,盆栽试验中平均增加13.7%。玉米磷素利用效率总体表现为SSP>CMP>DAP>MAP,SSP较MAP、DAP和CMP处理...  相似文献   
40.
探究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下的小麦最适氮肥施用量,建立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间作体系氮肥管理策略。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N 0、90、180、270 kg/hm2 4个小麦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体系的产量效应、氮肥利用效率、兼顾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小麦最适施氮量和推荐阈值,探讨了间作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土壤因子效应。结果表明,在4个施氮水平下,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小麦产量平均增加22.12%,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平均增加3.68%,土地当量比平均为1.13,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增加18.44%,氮肥农学利用率平均增加9.64%,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加21.1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间作最高产量施氮量较单作平均减少3.28%,增产18.76%。以小麦相对产量的85%~90%作为氮肥施用量的推荐范围,小麦单作氮肥推荐阈值为101~128 kg/hm2,间作小麦氮肥推荐阈值为90~117 kg/hm2,小麦间作较单作施氮量减少9.40%~12.22%,小麦产量增加18.20%。综合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