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5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土壤—植物体系中锌的缺乏和锌肥的施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2.
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推荐施肥方法,即正交多项式趋势系数法、二次多项式效应函数法、目标产量法,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开放性的综合推荐施肥系统 IFRS(Integrated Fertilization Recommend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63.
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对玉米体内氮代谢有较大的影响。在尚未对植株生物量产生明显影响的条件下,供铁已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中全铁和全氮含量,并显著提高了玉米新叶的叶绿素含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缺铁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缺铁条件下,玉米新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而游离氨基酸大量累积,并导致了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64.
化感作用与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以及化感作用对养分资源管理及其他农艺措施的影响,提出优化农艺措施、合理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建设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和途径,并指出今后化感作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对缺铁菜豆植株进行去顶、涂抹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CFM或生长素类物质萘乙酸(NAA)等处理后,其根系还原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同时对缺铁菜豆茎尖可扩散型IAA和茎尖内源生长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缺铁菜豆根系Fe3 还原酶活性在处理后第4天有所增加,第6、8天显著提高。缺铁同时去顶或涂抹CFM处理可抑制缺铁菜豆根系Fe3 还原酶活性,而涂抹NAA则可较明显地提高去顶后缺铁菜豆植株根系Fe3 还原酶活性。在缺铁处理后不同天数对缺铁菜豆进行去顶处理,在第7天其根系Fe3 还原酶活性表现为:在0~2日进行处理的植株其根系还原酶活性完全受到抑制;在4~6天处理的植株去顶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从处理后第1天起,缺铁处理植株茎尖内源生长素含量就显著高于对照,在第2天略有降低,随后在第4、6天又迅速增加。缺铁处理植株茎尖可扩散型IAA含量也经过同样变化过程,只是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因此,从时间进程上看,缺铁菜豆茎尖生长素合成、运输的变化情况及人为进行缺铁菜豆植株生长索运输的改变与其根系Fe3 还原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更加确定地反映出茎尖所合成的生长素可能在调控缺铁菜豆根系Fe3 还原酶活性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6.
颖苞结构对结缕草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条件下种子处于休眠状态、发芽率低,限制着结缕草的大规模应用。休眠种子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颖苞表面致密光滑,颖孔被颖盖所覆盖,造成种子萌发过程水分难以透过。用Na0H或丙酮处理结缕草种子后,颖盖出现脱落,颖孔露出,颖苞表面变得粗糙,吸水实验表明颖苞透性得到显著提高,提前48小时以上达到饱和吸水量;发芽实验证明上述处理能有效打破种子休眠,种子提早2天发芽,发芽速度加快,在14天发芽率即达到90%以上。表明颖苞透性差是结缕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改善颖苞透性能有效打破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67.
根系氧化力不同的水稻品种磷锌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琼脂培养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根系氧化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磷、锌的营养状况。 结果表明, 在选用的 5 个水稻品种中, 根系氧化力较高的品种 LR-2、TZ88-145 和 YY-1, 其根表铁膜数量明显高于根系氧化力较弱的品 种KZ89-113 和KZ89-112。 根系氧化能力高, 根表形成的铁膜数量多, 富集的磷、锌数量也多, 反之则少。 这就构成 了“ 根系氧化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根表形成的铁氧化物胶膜数量不同—富集在铁膜上的磷、锌数量不同—水稻的 磷、锌营养状况不同” 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68.
近代植物营养科学的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阐明了植物营养科学的概念,以及植物营养科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方法进步之间的关系,并从近代植物营养科学的方法论阐述了它的内涵与研究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69.
温度对钼蓝比色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钼蓝比色法是常用的测硅方法,但其测定结果受温度影响很大。本试验以硅的标准植物样—灌木枝叶为试材,样品在瓷坩埚中灰化后,用氢氟酸浸提,采用钼蓝比色法在811nm波长下测定硅的含量。显色温度设为15℃、25℃、30℃、35℃,显色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40min、60min和120min,研究不同温度和显色时间对硅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显色反应的速度,15℃显色20min时,测定值才接近标准值,高于15℃显色时间加快,显色10min测定值即达到标准值。温度同样影响显色稳定时间,在30℃和35℃放置40min时测定值已显著低于标准值,相反在15℃和25℃时,即使保持2小时对硅的测定仍没影响,且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在25℃下进行大批量植物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0.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15N示踪微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收获期冬小麦吸收肥料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45%,吸收土壤氮占55%.氮肥在整个作物-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损失量增加.施氮量为120kgN/hm2时,氮肥的损失率只有9%,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45%,在0~10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45%;施氮量为360kgN/hm2时,氮肥的损失率为55%,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3%,在0~100cm土壤中的回收率为21%.残留肥料氮以NH4-N存在的数量很少,以NO3-N存在的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低量施氮时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数量远远高于前两种形态,但在高量施氮条件下,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比例与NO3-N相当.肥料氮在0~100cm土壤各层次中均有残留,随着深度的增加,残留量减少.从整体上看,肥料氮在收获时往下移动超出100cm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