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5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Colwell通过正交多项式转换建立综合效应函数的方法,对冬小麦47个田间试验结果进行一元回归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正交多项式零次趋势系数和基础产量;氮、磷两因素一次趋势系数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构造出包括土壤测试值在内的综合肥料效应函数,其推荐产量值和普通肥料效应函数计算结果接近,相关性很好;但两种方法推荐施肥量之间无相关性,本方法的推荐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52.
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遮光和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菜豆铁再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有利于铁从缺铁植物的其他部位向植物的新叶转移;NH_4~+-N 供应可改善菜豆新叶的铁营养状况;NO_2~--N 供应则增加根部铁的累积,影响铁向地上部分转移.  相似文献   
53.
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和指导 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临改革、开放和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挑战,高等农业院校师生渴求吸取大量新的知识。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度出现了放松实践、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倾向,加上学生普遍缺乏生产、社会实践基础,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差,因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需要。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献身农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不强;业务上“高分低能”,动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4.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多点肥料效应函数的结果进行动态聚类分析,并以其聚类结果作为试验地区推荐施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经验性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致使肥料利用率下降,作物单产难以提高.为此在"七五"期间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建立起县级计算机施肥系统,实行科学配方施肥.在曲周县主要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应用这一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检验和评价了该施肥模型和系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6.
我国西部开发是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热点话题,也是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57.
用15N示踪微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 ,冬小麦生育期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收获期冬小麦吸收肥料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 45% ,吸收土壤氮占 55%。氮肥在整个作物 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损失量增加。施氮量为 1 2 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只有 9%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 45%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 45% ;施氮量为 3 6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为 55%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 3 %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回收率为 2 1 %。残留肥料氮以NH4 N存在的数量很少 ,以NO3 N存在的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低量施氮时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数量远远高于前两种形态 ,但在高量施氮条件下 ,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比例与NO3 N相当。肥料氮在 0~ 1 0 0cm土壤各层次中均有残留 ,随着深度的增加 ,残留量减少。从整体上看 ,肥料氮在收获时往下移动超出 1 0 0cm土体。  相似文献   
58.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氮肥肥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作薄膜覆盖(23.10%);旱作秸秆薄膜双覆盖(19.07%)和旱作秸秆覆盖(18.41%)显著低于旱作溥膜覆盖。旱作水稻根、茎叶、子粒各器官的NDFF值(即各器官N含量来自化肥N所占的百分率)是覆盖栽培小于无覆盖栽培;而旱作栽培普遍高于常规灌溉栽培。旱作条件下,水稻产量覆盖栽培高于无覆盖栽培;无覆盖条件下,常规灌溉栽培显著高于旱作栽培。  相似文献   
59.
系统分析了底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及养分资源状况,阐述了底土对植物根系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探讨了植物根系生长对底土性质的影响,明确了底土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方法和生物学改良方法,讨论了植物根系的生物穿孔效应对底土的改良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利用植物对底土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采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抗性品种,是持续改良底土的有效方法。研究底土胁迫效应及植物的适应性对合理开发底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为把中国农业大学建设成一流新型社会主义大学而奋斗──1995年11月20日在庆祝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毛达如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师生员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农业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我谨代表中国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