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设置5个不同的试验处理,研究增施有机肥和减少化学肥料的栽培措施对橙园土壤质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处理有机肥使用量的递增,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处理Ⅳ(有机肥、N、P2O5、K2O分别为12.50、0.10、0.10、0.10 kg/株)较对照(撒施石灰石)差异显著,增幅13.1%。土壤总氮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最高为0.91 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最高分别为90.98、18.10和258.73 mg/kg;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改善福橙果实品质,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2.
外源硒对福橙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橙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处理,分析福橙叶片的光合特征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增强了福橙植株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了细胞间CO2浓度。在福橙的幼果期(6月)对其叶面喷施200 mg/L亚硒酸钠溶液,福橙叶片硒的含量达到0.116 mg/kg,是不增施外源硒叶片含硒量的2倍多。对硒处理与福橙叶片养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叶片中Se含量与Ca、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P、K、Mg、Mn的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叶片中的Fe、Cu含量呈负相关。综合试验分析,幼果期(6月)叶面喷施200 mg/L亚硒酸硒处理影响了叶片的养分含量,增强了福橙树体的光合作用,促进了福橙叶片硒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33.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种植模式-香蕉间作野花生、韭菜、行间稻草覆盖处理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间作和稻草覆盖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有机质、pH值、土壤全N、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高于单作模式,最大增加比例分别为44.18 %、12.59 %、58.42 %、19.15 %和101.52 %,速效K的涨幅最大;间作韭菜和野花生模式显著提高了香蕉根区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尖孢镰刀菌数量;覆盖稻草处理使香蕉根区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放线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均有所增加,但可能增加香蕉枯萎病发生的风险。相对于单一香蕉的栽培模式,蕉园间套作野花生和韭菜,有利于改善蕉园土壤理化状况及根区微域环境。 相似文献
34.
香蕉内在拮抗细菌研究Ⅰ——菌株B215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的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1株细菌,编号为B215.经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抑制测定,B215对FOC和香焦其他几种主要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对峙培养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抑菌带宽度0.5-0.6 cm.菌株B215培养液滤液使香蕉枯萎病菌孢子和菌丝生长点膨大成球状畸形,原生质外泄,细胞崩溃十瘪,其EC50为4.12%.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显示B215为芽抱杆菌(Bacillus);进一步对该菌株做16s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KL-073)具有100%的同源性,二者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将B21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39.
贡蕉Musa‘Gong’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其种苗主要有组培苗和吸芽苗,不同类型种苗对田间管理要求不同,从而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性状。采用贡蕉不同类型种苗,比较分析不同种苗生育期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筛选优质种苗类型。结果表明,与组培苗相比,吸芽苗幼苗期内球茎高度、内球茎宽度、粗根系直径分别显著增加656.52%、393.06%和198.77%,抽蕾期假茎粗度、假茎高度、叶片宽度分别显著增加18.36%、16.82%和17.02%,采收期果穗质量、果指质量、果指背长、果穗长分别显著增加34.49%、32.01%、24.30%和17.76%。相关性分析发现,果穗质量与内球茎高度、内球茎宽度、果穗长、果指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然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吸芽种苗具有较大的球茎器官,养分贮存足,发苗快,植株长势强,更易丰产稳产,是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