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7篇
  21篇
综合类   19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2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为研究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内蒙古赤峰草原的放牧犊牛16头,分为放牧组和放牧加补饲组,测量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指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总蛋白(TP)、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2)等血液指标。结果表明:1)在正试期的0~30 d 2组犊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31~60 d放牧加补饲组犊牛日增重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在整个试验阶段,放牧加补饲犊牛体尺指标除胸围外,均高于放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放牧加补饲使犊牛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葡萄糖(GLU)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放牧加补饲犊牛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介素1(IL-1)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和白介素2(IL-2)含量有高于放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补饲可提高放牧西门塔尔犊牛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水平,并可改善西门塔尔犊牛整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2.
为探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冬季放牧蒙古母牛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采集同一地区冬季(11、12月和次年1月)放牧蒙古母牛(各20头)直肠粪便样品,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及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60份样品平均每样品测得90 075条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3 97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84.60%的OTU注释到门水平;29.56%的OTU注释到属水平;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冬季放牧蒙古牛肠道中优势物种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食物短缺,蒙古牛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增多;聚类分析发现,11月和12月蒙古牛肠道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而与次年1月相比有明显差异;PICRUSt功能预测发现,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免疫系统、环境适应性及细胞运动性相关通路丰度降低,氨基酸代谢通路丰度增加。综上,蒙古牛肠道菌群在适应食物短缺的冬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3.
运用分形理论,以豫西石质丘陵区土壤为供试材料,分析了天然次生林、荒草地、混交林、杨树林、耕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各粒级含量、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细粒化较明显,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应;2)5种用地方式分形维数平均值介于2.510~2.629之间,分维值大小依次为天然次生林>耕地>杨树林>混交林>荒草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石质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程度;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含量存在较强相关性,即土壤中黏粒含量越高,尤其是0.002~0.001 mm粒级含量越高,分形维数越大;4)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4.
矿区是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域,以平顶山市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开放空间的视角阐释了矿区开放空间及其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研究认为,平顶山市矿区开放空间景观分区包括矿区内部景观带、北部矿区—低山丘陵复合区景观带、北部远郊低山丘陵景观带、白龟山库区湿地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和城市建成区都市文化景观等;景观生态利用模式主要有农业景观模式、矿区生态旅游景观模式、人文生态景观模式和绿色景观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5.
黑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japonicus)属于鳗草科虾形草属,一年生海草。本文对辽宁大连海域黑纤维虾形草的生物学形态及种群密度、生物量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黑纤维虾形草具有匍匐的根状茎特征,6-8月份其生物量、茎枝密度、株高及最大叶片长度均随季节变化呈现上升趋势,8月份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生物量2011.4g/㎡、茎枝密度1.45×104株/m2、株高85.9cm、最大叶片长16.8cm。9-11月份呈现下降趋势,11月份调查海域海草死亡。本研究可为虾形草属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类型,为了解PCV3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然后对PCV3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7株PCV3核酸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送检的临床样品和猪场的PCV3阳性率分别为46.3%和69.2%,7株PCV3毒株与国内外的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4%~99.8%,而ORF2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6%~99.8%和96.7%~99.5%。由此可见,PCV3在我国华南地区已经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57.
试验研究蒙兽药巴特尔-7(Baatar-7)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选取6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灌服0.2 mL/10 g·BW生理盐水)和Baatar-7剂量1~5组(分别按5000.0、2500.0、1250.0、625.0和312.5mg/kg·BW 1次性灌服Baatar-7药液),连...  相似文献   
158.
159.
鸡毒支原体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一种重要的禽呼吸道病原,被认为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首要原因;由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并发症,称之为有并发的慢性呼吸道病,是当前鸡场中最常见到的疾病.由此引起的鸡或火鸡的气囊炎或窦炎在屠宰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胴体的降级、废弃,饲料转换效  相似文献   
160.
仔猪泄泻 ,尤其是断乳前后的泄泻一直困扰着养猪业发展 ,以往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虽有一定的疗效 ,但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 ,我们从 2 0 0 1~ 2 0 0 2年经过反复试验 ,科学设计 ,研制了纯中药制剂“泄泻康” ,并在安徽明光市与盱眙县部分地区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 ,现简要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泄泻康处方 :陈皮、厚朴、苍术、甘草、木香、大黄等 ,按一定比例粉碎混均 ,包装备用。1.2 病例确定 断奶前后临床自然发病仔猪 ,主要表现 :腹泻、清浊不分 ,大便酸腐 ,精神差 ,食欲减少 ,口渴贪饮1 .3 给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