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稻覆膜旱作高产节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66,自引:6,他引:66  
研究了全程旱管条件下地膜覆盖、超稀植(5.3~6.4万穴/ha)对水稻生物学性状、水分生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水稻根系和地上部干重、生物量、株高、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以及茎伤流液量极显著地大于裸地旱作水稻。覆膜对土壤具有明显的保水增温作用,降低了水稻叶片的细胞汁液浓度、细胞质膜透性,从而缓解了水稻植株的水分胁迫程度。覆膜旱作水稻产量达到6372~13500kg/ha,而裸地旱作水稻产量仅为4530~5400kg/ha。水稻覆膜旱作比裸地旱作或淹水栽培显著节水。  相似文献   
72.
几种水稻土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几种水稻土的磷吸附和解吸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几种水稻土的磷吸附曲线与Langmuir、Freundlich及Temkin等温吸附方程基本吻合 ,但以Langmuir方程的拟和度最高。土壤最大吸附磷量与物理性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几种水稻土的最大吸附磷量依次为 :黄泥田 >淤泥土 >黄泥土 >夹砂土 >砂性轻盐土 ;供试 5种水稻土中 ,以砂性轻盐土的解吸率最大。根据吸附磷的能级大小 ,磷的解吸过程可分为快、中慢 3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73.
 以抗、感炭疽病的 2个黄瓜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硅酸盐和黄瓜炭疽菌诱导接种对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诱导接种能使处理叶 (第 3叶 )和非处理叶 (第 4、第 6叶 )的POD活性显著增强 ,能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 ;而加硅与不加硅处理之间的POD活性差异不显著 ,加硅不接种处理 (Si+C- )与CK的POD活性的差异也不显著 ,硅酸盐本身不是一种诱导剂 ,对POD活性无影响 ;叶位越高 ,接种与不接种处理的POD活性差异越小 ,甚至在第 6叶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由下向上 ,所获得的系统抗病性逐渐减弱 ;在接种后的第 4天接种与不接种处理差异较小 ,第 8天时差异显著增大 ,但在第 12天时 ,第 4和第 6叶片POD活性在接种与不接种处理之间的差异变得不显著 ,有逐渐扩大又缩小的过程 ,所产生的系统抗病性大约维持 2周左右。经诱导接种处理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 ,相对免疫效果达 33.2 % ,而Si -C +处理与接种加硅 (2 0mmol·L-1)处理之间的植株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4.
盐胁迫下钙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盐胁迫条件下未加Ca2+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也是加Ca2+的处理比未加Ca2+的处理快。外源Ca2+能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外源Ca2+还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并有效增强SOD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5.
低温条件下黄腐酸和有机肥活化黑土磷素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恒温控湿培养法,研究了低温(培养温度10℃)条件下,黄腐酸(FA)和有机肥(OM)对黑土磷素有效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FA)和有机肥(OM)均能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效磷(Olsen-P)分别提高54.5%和111.5%, FA和OM对黑土磷素活化系数分别为40.6%和70.9%。在整个培养过程中,FA和OM处理土壤有机磷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降低。但是,与对照相比,FA和OM处理的有机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0.8%和42.3%。FA和OM能够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与对照相比,FA和OM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35.8%和50.9%,有机碳(SOC)增加42.0%和35.0%,溶解性有机碳(DOC)增加70.2% 和63.7%。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与酸性磷酸酶、DOC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和0.765(p0.01)。黄腐酸和有机肥对黑土磷素的活化机制可能是由于黄腐酸和有机肥处理增加了黑土DOC含量,提高了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了黑土磷素的转化,进而增加了黑土磷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采用室内微宇宙试验法,研究了温度(25℃和10℃)、土壤湿度(湿度分别为最大持水量的50%和25%,即50% WHC和25%WHC)对不同肥料条件下黑土磷素形态转化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肥料条件下土壤磷形态转化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土壤温度(25℃)和土壤湿度(50% WHC)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Ca2-P、Ca8-P的含量,而土壤有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土壤中添加氮磷钾肥料后,这种作用变得尤为明显。高的土壤温度(25℃)和合适的土壤湿度(25%WHC)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合适的湿度来提高土壤磷酸酶,活化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土壤磷释放。  相似文献   
77.
以较耐镉(武育粳3号,WYJ)和镉敏感(汕优63,SY63)的2个不同耐性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镉处理(Cd.1.0和5.0mol/L)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可溶性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光合作用显著地受到抑制。与不加镉的对照相比,随镉水平的提高水稻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逐步下降,尤其是在Cd.5.0mol/L处理下的植株,下降幅度武育粳3号显著小于汕优63。蒸腾效率(Te)也随镉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等不同,武育粳3号的下降速率要大于汕优63的。加镉处理使2个水稻品种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而叶绿素含量仅汕优63在Cd.5.0mol/L处理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加镉处理使汕优63根系生长(根长)显著受到抑制,而株高仅在Cd.5.0mol/L时显著降低。武育粳3号生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水平的提高,镉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增加,但是水稻对镉毒害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78.
采用同心圆扩散法对固体和酸性液体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移动性与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Olsen-P含量随施肥点圈层由内向外层而递减,液肥处理的Olsen-P量在施肥点以外的3个土壤圈层中均高于固肥处理。固体肥料大部分停留在距施肥点0~7.5 mm圈层,占施磷总量的55%~70%;液体肥料虽在0~7.5 mm层的含量低于固体肥料(约占15%~40%),但在远离施肥点的后3个圈层(7.5~43 mm)中均高于固体肥料处理,其中7.5~13.5 mm最为明显(液肥占35%,固肥占20%)。3种施磷量在砂土、壤土及粘土上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肥料对土壤pH值的影响仅限制在距施肥点最近的0~7.5 mm范围,该层的pH值显著低于后层。本研究说明在石灰性土壤中液体磷的移动性、有效性明显高于固体磷,但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9.
植物的硅素营养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相似文献   
80.
采用水培实验及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通过测量玉米木质部伤流液及露珠中三氯乙烯(TCE)和1,2,3-三氯苯(TCB)两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有机污染物在水-玉米-空气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露珠中TCE与TCB均主要来源于随水蒸气的叶面挥发过程;水培条件下TCB在玉米木质部伤流液中的浓度与根外部水溶液中TCB浓度呈正相关,而露珠中TCB浓度与外部水溶液浓度呈负相关,蒸腾流浓缩系数(TSCF)值由暴露时间决定。实验条件下,根外部溶液浓度较低时,露珠中TCB浓度远大于木质部伤流液中TCB浓度;而高浓度时,木质部伤流液中TCB浓度远大于露珠中浓度。露珠中TCE浓度远大于木质部伤流液中TCE浓度,且与根外部水溶液浓度呈正相关;而木质部伤流液中TCE浓度随营养液中TCE浓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