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3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4篇 |
农学 | 42篇 |
基础科学 | 27篇 |
32篇 | |
综合类 | 182篇 |
农作物 | 20篇 |
水产渔业 | 13篇 |
畜牧兽医 | 105篇 |
园艺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金枪鱼围网沉降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沿围网下纲缚扎的10只温度深度计(TDR-2050型)自动记录的23网次有效数据,对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下纲沉降速度、沉降深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网具未达到理论沉降深度,网具中部平均沉降深度为160 m,为最大拉紧高度(311.1 m)的51.4%;(2)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t2+0.3663 t;(3)网具各部位的沉降速度不同,取鱼部最慢,网具中部次之,后网头最快;(4)下纲各部位沉降速度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沉降速度波动幅度随深度增加按大—小—大的规则变化;(5)网具中部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3×10–7t2–7×10–4 t+0.418 9。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海上生产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92.
93.
鄱阳湖典型湿地植被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对生态、水位控制、环境控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伴随着水位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剧烈,鄱阳湖湿地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其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为湿地景观规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恢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考虑到鄱阳湖湖相季节性变化巨大以及2003年前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选取2003年前后平均水平年对应枯水期和丰水期遥感影像,采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鄱阳湖年平均水位由2002年之前的13.42 m(星子站吴淞高程)降至12.35 m,平均水位较前一阶段偏低0.45~2.25 m,枯水现象使得鄱阳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湿地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平均水位下降,适合植被生长的洲滩面积大幅增加,丰水期湿生植被面积增加了147.66 km2,枯水期增加了1192.43 km2,变化最大区域位于赣江支口与饶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和赣江南支口的洲滩,消失的水面大多转换为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泥滩等湿地类型。湿地类型的演变方式为水体和挺水植物演变为裸露泥滩,泥滩演变为湿生植被,湿生植被演变为其它湿地类型。2003年后除水体外湿地景观边界密度和聚集度指数呈现增大趋势,鄱阳湖景观格局整体上趋于复杂。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受到“五河”来水减少、三峡工程蓄水和湿地地貌改变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4.
95.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双翅目昆虫嚣张期,双翅目昆虫侵袭对荷斯坦奶牛内分泌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9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奶牛内分泌激素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液CD3~+、CD4~+、CD8~+T和CD21~+B淋巴细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奶牛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含量均为6月最高、7月最低,差异显著(P0.05);去甲肾上腺素含量7月最高,6月最低,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6月显著高于7月(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7月与8月差异显著(P0.05);CD21~+B淋巴细胞百分率6月与9月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双翅目昆虫活动期,双翅目昆虫侵袭时荷斯坦奶牛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6.
为了探究不同蒙药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从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试验。本研究选取了9味蒙药,通过牛津杯法、二倍稀释法以及小鼠致病性试验,测定不同蒙药对牛源致病性E.coli O78抑菌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显示,除了柯子和多叶棘豆没有抑菌作用外,其余7味蒙药对致病性E.coli O78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2mm,表现为极敏,MIC为0.0039g/m L;姜黄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差,抑菌直径为9mm,表现为低敏,MIC为0.5000g/m L。表明不同蒙药对致病性E.coli O78体外抗菌效果不同。黄连的抑菌效果最好,在较低药物浓度下对致病性E.coli O78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致病性E.coli O78抑菌效果较好的蒙药,从而为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DrIce基因在果蝇的细胞调亡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tblastn程序将DrICE在家蚕EST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检索到的EST序列进行电子延伸,根据延伸结果设计引物,用RT-PCR检测和克隆测序验证,成功地克隆到家蚕第二种Caspase基因的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为:AY885228)。克隆的cDNA长1410bp,ORF长825bp,编码27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31.8kD,等电点为6.15,基因名定为BmIce。将BmIce的cD-NA与家蚕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6个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处均符合GT-AG规则。BmICE在氨基酸水平上与果蝇DrICE、线虫的CED-3的一致性分别为34%和29%,在第169个氨基酸残基处具有QACRG的五肽活性位点,该活性位点是Caspase家族的典型结构。与果蝇Caspase家族聚类分析中,BmICE与果蝇中具有短的N端结构域的DrICE、DCP-1及DECAY聚为一类,根据其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推测家蚕BmIce基因可能参与细胞凋亡的执行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纯化表达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在保证不改变原有蛋白生物活性的前提下,以NaAc染色切胶纯化方法为参考,通过以KCl取代NaAc染色目的蛋白、反复冻融后快速离心等操作步骤取代原来的电泳后过夜透析等实验步骤。结果:最终使原实验时间至少缩短2/3,而且所得目的蛋白不存在浓度和纯度降低的问题。结论:为许多条件有限的实验室进行纯化原核表达蛋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性价比”更高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为了综合分析气象因子与盐城市水稻产量的关系及各个年份的丰歉指标,利用同异分析法对盐城市2001-2009年度水稻全生育期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01、2002和2004年为丰产年份,2005、2008和2009年为平产年份,2003、2006和2007年为歉产年份;并与对应年度的水稻平均产量表现对比,其结果非常接近。同时也验证了同异分析法在研究气象因子与水稻产量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旗叶光合特性及氮素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旗叶叶绿素含量随籽粒灌浆进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SⅡ潜在活性、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等随生育进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则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氮肥对旗叶光合特性有一定的调控效应,Chl,Fv/Fo,Fv/Fm及qP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Chl和Fv/Fo以N3(180 kg hm-2)处理最大,Fv/Fm和qP(除孕穗期外)以N4(360 kg hm-2)处理最大;qN则随施氮水平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以N4处理最小。适宜的施氮量(180 kg hm-2)改善了兰考矮早八的光合色素性状,提高PSⅡ潜在活性及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减少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从而有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