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分析了12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从空间异质性视角探讨了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EOF第一模态特征向量的高值出现在长三角的江苏省,长江中游的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地区以及成渝城市群。低值区则集中在云南的大部分城市、贵州的黔南州、四川的阿坝州以及浙江的舟山、台州和丽水。(2)月尺度的AQI时间系数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即1—5月呈现波动下降趋势,6—8月AQI总体处于"U"的谷底,9—12月逐渐波动上升。就年内季节变化来看,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两季居中。(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PM_(2.5)浓度和SO_2浓度的增加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FDI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增加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且不同城市的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出谷子萌发期抗旱性相关指标,分析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内在抗氧化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为筛选和培育适宜新疆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提供参考。【方法】用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萌发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CAT和GR的活性。【结果】(1)干旱胁迫下,受试品种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芽鲜重、芽干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发芽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蒙丰谷7号等几个品种的根芽具有促进作用。(2)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将15个谷子品种的抗旱性划分等级,其中强抗旱型品种5个、中度抗旱型品种4个、干旱敏感型品种5个、干旱极敏感型1个。(3)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谷子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GR活性均有所上升,且耐旱性品种本身抗氧化酶活性就比较高且在干旱胁迫下维持较高水平。【结论】蒙丰谷7号的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0(IL-10)增高是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过程中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IL-10对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和T细胞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结果显示,与对照小鼠相比,FMDV感染小鼠(感染12、24、36和48 h)外周血T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FMDV感染小鼠的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TNF-α和IL-2均显著下降(均P<0.01),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也显著下降(P<0.01或P<0.000 1)。体内阻断IL-10/IL-10R信号或者敲除IL-10均能显著恢复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但不影响CD4+和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本研究首次揭示FMDV能抑...  相似文献   
14.
易降解淀粉膜在旱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降解淀粉膜是一种具有光-生物双降解功能的农用地膜,诱导期40~60天。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上覆盖应用,取得了与普通地膜增产幅度相近而农田投入成本明显降低的效果。为半干旱区农作物增产、农产品增值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为实现农业的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协调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正在成为解决农业环境参数快速获取与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农业区域环境监测的共性特点和需求,提出农业区域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应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包括系统架构、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和应用层协议。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亚地区63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月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R/S分析法和Kriging空间插值,对中亚地区近50多年来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12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为0.273℃/10a,四季中尤以秋季增温最快,速率高达0.39℃/10a,且R/S指数表明该区气温变暖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2)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89年发生由低温到高温的跃变,跃变前后均值相差0.84℃,其中夏季和冬季跃变时间为1980年左右,而春季则在1999年;3)中亚地区增暖趋势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年均增幅大体上由东北至西南趋小,各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气温增幅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国空气污染监测站点监测所得的污染物实际浓度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空气质量系统的衡量指标,重点构建了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构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评估了全国283个城市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并对三系统的综合得分、耦合度和协调度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差异很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形成了明显的"中心—外围"的空间发展格局。从空气质量方面来看,我国雾霾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从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两者分布大致相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如河南和川桂黔滇地区等。高值区主要集聚于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杭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