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8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第3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并对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现状进行了评价。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1、2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52.
人为水土流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该文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1986-1992年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增长的因素及其经济损失,增长速度与危害等,并针对这些形式提出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各因素造成的名次总和指数顺序为:基建工程-采矿-陡坡开荒-砖瓦窑-毁林毁草。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为31.36万元km^2,年均面积增加414.06km^2,年均流失量2926万m63。  相似文献   
53.
利用侵蚀模型普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状况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土壤侵蚀普查对于土地资源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试抽样方法和土壤侵蚀模型在土壤侵蚀普查中的适用性,该文以陕西吴起县为试点,采用1%均匀抽样方法,调查39个抽样单元的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使用中国侵蚀预报模型CSLE(Chinese soilloss equation)估算土壤侵蚀模数,并与基于遥感数据的水蚀分级分类方法进行比较。两种方法估算的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4571和5504t/(km2a),但不同分级侵蚀强度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抽样方法在土地利用与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及土壤特性方面获得的信息量大于遥感方法,同时对于区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使用模型估算土壤侵蚀考虑的影响因子与分级方法相比,还包括了土壤可蚀性、坡长因子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等,由此计算的土壤侵蚀模数和强度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因此,虽然基于抽样方法和土壤侵蚀模型的土壤侵蚀普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与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4.
我国水力侵蚀抽样调查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力侵蚀普查是2010-2012年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抽样调查是本次水力侵蚀普查的主要方法.野外抽样调查单元依据不同侵蚀类型区和各省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布设:在全国按统一网格布局,按一定密度抽样,获得野外调查单元的位置;以第4层网格(1 km×1 km)为基础,在平原区以1 km×1 km网格、在丘陵区和山区以0.2~3.0 km2的小流域作为野外调查单元.综合分析降雨、地形、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影响水力侵蚀的因子,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来评价水力侵蚀强度,获得水力侵蚀的分布、面积与强度,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水力侵蚀抽样调查方法研究对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水力侵蚀现状、发展趋势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基于SPOT5影像的郁闭度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区域植物措施因子在林地的赋值问题,以重庆市云阳县为研究区,以58个单元实地林地地块郁闭度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对应地块同期SPOT5影像各波段DN(灰度)均值和DN值标准差,分析了SPOT5影像在林地不同郁闭度下的稳定性。随机选取38个单元调查郁闭度数据,与对应地块同期SPOT5影像各波段DN均值进行回归、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不同波段组合反演郁闭度的方法。利用剩余20个单元的调查郁闭度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SPOT5影像红外、红、绿波段DN均值在不同郁闭度林地地块表现稳定,最大偏离分别为13.8%,15.65%,24.52%,偏离平均值分别为10.11%,10.94%,17.78%;红、绿波段是反演郁闭度的最佳波段组合,拟合方程判定系数R2为0.66。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实地调查数据正、负向最大偏差为+16.92%,-16.06%,偏差均值为-2.08%。按10%的分级统计,偏离均小于15%,总体精度较高。在反演结果误差为±20%时,植物措施因子赋值的最大误差<10%,可作为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时植物措施因子计算的参考。  相似文献   
56.
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清水川流域,以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的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在1∶250 000比例尺DEM上提取地表起伏度、高程变异系数和等高线密度等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以1∶10 000比例尺计算的地形因子为真值,拟合各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等高线密度是合适的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计算指标。应用该方法在皇甫川下游进行检验,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0%,效果良好,可作为土壤侵蚀区域地形因子计算时指标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
我国冻融侵蚀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冻融侵蚀是我国仅次于水蚀和风蚀的第3大土壤侵蚀类型,也是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的土壤侵蚀类型之一,其普查方法的制定和正确运用对普查结果有重要影响.通过介绍冻融侵蚀范围的确定方法和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方法,阐述冻融侵蚀分级评价中涉及到的年冻融日循环时间、日均冻融相变水量、年均降水量、坡度、坡向和植被盖度等6个因子的计算流程、赋值标准和权重,以及普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冻融侵蚀的调查方法以及科学评价冻融侵蚀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新疆水土保持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水土保持土壤侵蚀信息系统(SEIS)是新疆水土保持建设规划的一个子课题。是利用计算机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地学编码研究设计新疆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用于分析研究新疆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9.
建立一个支撑水土保持小流域试点治理的管理,竣工验收和效益评价的系统,既可保证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和效益评价的科学化,又可建立小流域治理实体库,为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提供模式。研究设计开发的小流域试点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将小流域治理实体库,治理验收和评价模型联结起来,可直接生成验收结论和效益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0.
<正>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雨水稀少、空气干燥、植物罕见的荒芜地区。我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km2 (不包括50多万km2戈壁),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7.3%。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自西向东依次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按照不同数据来源计算,八大沙漠总面积占我国沙漠总面积的78.3%~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