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8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示范总体实施方案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和《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实施方案(2014—2016年)》,水利部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5—2016年实施计划》。为做好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示范工作,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编制了《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示范实施方案》。该方案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用GIS工具和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阐述了开展项目建设扰动遥感识别、建设扰动合规性分析、数据入库管理、信息即时交换与共享的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该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管示范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监管对象及其主要指标、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力侵蚀抽样调查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在回顾国内外区域性土壤侵蚀调查方法基础上,从抽样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水力侵蚀强度评价方法和全国水力侵蚀成果4个方面阐述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中水力侵蚀普查的全过程。简要介绍了本次水力侵蚀普查成果,并与2000年水利部发布的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了我国水力侵蚀的动态变化,据此提出了优化调查单元布局、加强动态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基于GIS的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一般采用多因素综合法。在基于GIS的操作中,有2 种不同的处理过程,一种为划分评价单元—分析单元属性—判断侵蚀强度,另一种为按影响因素分层提取因子值—层面叠加—判断各图斑侵蚀强度,两种方法都能取得满意结果。根据绿色植物在近红外与红光波段的反射特征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植被覆盖信息,普遍使用的植被指数有RVI、NDVI、GVI、SAVI等4 种。评价单元的坡度可由数字化的等高线或DEM模型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现代空间技术和基于GIS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预报技术,使区域土流失快速调查成为可能。建立水充失基础数据库,利用遥感技术快速调查和定期更新评价因子,开发空间型土壤流失评价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经济发展对水保工作的积极作用后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水土保持管理和监督体系的完善,这些作用必将有效地遏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开发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推动水保工作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促进水土保持这项基础性产业向低耗、高效、持续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第 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的组织程序和作业数据流程 ,提出了“全流程管理 ,分环节控制”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分为调查前技术培训、省 (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中的质量控制和省级成果验收与全国数据集成等 3大步骤。每个步骤中 ,又包括必需的环节和具体的内容。实践证明 ,该数据质量保证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基本满足了该次调查工作对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 ,也保证了调查工作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国内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在术语、分类和编码、规划设计、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管理、安全和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并给出了实施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确定的22个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区,利用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获取的水力侵蚀数据,分析这些区域的水力侵蚀现状.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超过80%,强烈、极强烈、剧烈面积分布较少,与全国基本状况相似;2)与第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相比,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整体上有所好转,水力侵蚀总面积减少3.75%,轻中度侵蚀面积大幅减少,减幅超过20%;3)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局部地区水力侵蚀形势严峻,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与第2次遥感调查成果相比,面积均有所增加,相对增幅较大,说明局部地区存在水力侵蚀恶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河龙区间植物措施因子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区域植物措施(B)因子的计算问题,以河龙区间为研究区,通过计算半月降雨侵蚀力确定了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应用MODIS NDVI产品提取了半月植被覆盖度,得到侵蚀性降雨季植被覆盖度。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土地利用,计算了区域B因子,应用小区观测数据对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反演与实测的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值域范围基本一致。7—8月为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57.23%,B因子平均值为0.345。年均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成正比关系,与B因子成反比。该文采用的植物措施因子计算方法为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监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在水土保持实践中发展起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地面径流泥沙观测场和小流域综合试验区水土流失观测,在监测、科研、示范、推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预报,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重要依据;监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日益健全,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为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公告提供了基础保障;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公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