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速生优质丰产薄皮核桃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薄皮核桃引种栽培的基础上,提出其整形修剪技术,为薄皮核桃在河南省确山县的推广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溢多酶对鸡饲料原料次粉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强饲法测定次粉中添加溢多酶P8301前后的代谢能、粗蛋白真代谢率及有机物和干物质的消化率,评定溢多酶P8301对次粉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择48羽体质量(2.2±0.1)kg的健壮青年蛋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4羽鸡;在48h的饥饿排空期后,3组分别强饲无氮料、次粉和添加酶的次粉(酶添加剂量为180mg/kg,50g/羽),另1组继续饥饿48h;分别收集各重复组的排泄物,经烘干粉碎备用于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浓缩微丸型溢多酶P8301(添加量为180mg/kg)的次粉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粗蛋白真代谢率、干物质表观代谢能和干物质真代谢能较未添加酶的次粉分别提高22.56%、17.28%、80.47%、10.61%和7.6%。  相似文献   
33.
种衣剂对免耕直播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种衣剂对免耕直播油菜幼苗生长、苗体酶活性及氮、磷、钾、硼等含量的影响,用丸化型种衣剂WHY-11和薄膜型种衣剂YCY-11分别包衣杂交油菜和常规油菜种子,进行免耕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丸化型种衣剂和薄膜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油菜防控病虫害的能力分别提高了32.73%~79.44%和10.91%~70.61%,油菜幼苗茎粗分别提高了7.96%~11.54%和3.45%~6.90%,叶面积分别提高4.21%~38.31%和20.56%~21.08%,鲜重分别提高了11.84%~46.86%和18.80%~25.83%;而高脚苗率分别降低了5.66%~10.23%和15.11%~18.90%;苗体氮、磷、钾、硼含量分别提高了7.44%~19.22%和0.95%~5.52%,2.0%~2.8%和18.74%~38.83%,3.57%~4.49%和2.85%~4.30%,7.82%~9.07%和9.05%~10.72%;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7.64%~44.56%和27.61%~33.05%,85.54%~86.46%和19.62%~66.56%,8.46%~19.35%和14.99%~27.73%。表明2种种衣剂具有促进油菜幼苗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苗素质等作用,其作用程度在杂交品种和常规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丸化型种衣剂的综合作用效果优于薄膜型种衣剂。  相似文献   
34.
研究L-茶氨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明暗箱实验评估L-茶氨酸的抗抑郁作用效果;为了阐释其相关机理,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各组大鼠海马和皮层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含量,同时也检测了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横穿格数和直立次数、进入明箱中的大鼠数量以及停留的时间极显著降低,显示大鼠抑郁模型构建成功;而与模型组相比,灌胃低高两个剂量L-茶氨酸的大鼠抑郁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高剂量都达到显著水平。同时,L-茶氨酸能显著提升大鼠海马和皮层中5-HT、NA的含量,降低ACTH,CORT的含量,上调大鼠血清和皮层中SOD和GSH-Px的活性,进一步表明了其抗抑郁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主要与促进单胺类递质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5.
选用1日龄仙湖3号白肉鸭400羽,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每重复20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基础日粮中添加50g/t、100g/t、150g/t及200g/t木聚糖酶的饲粮。试验分1~10日龄、11~42日龄两阶段进行。小鸭试验结束后,不重新进行分组,继续按小鸭阶段的分组进行。试验全期采用大生产方式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计算肉鸭各生长阶段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出栏率,并进行生物学综合评定及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小鸭阶段,100、150、200g/t木聚糖酶组的日增重显著提高2.87%~6.45%(P<0.05),以150g/t木聚糖酶组的日增重效果最好。150g/t木聚糖酶组大鸭阶段和全期的日增重显著提高了4.90(P<0.05)和5.04%(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50、200g/t木聚糖酶组小鸭的料重比显著降低6.58%(P<0.05)、3.95%(P<0.05);大鸭料重比,150g/t木聚糖酶组下降幅度最大,降幅为4.35%(P>0.05)。从肉鸭全期来看,同样是150g/t木聚糖酶组的料重比降低幅度为最大,降幅达到4.62%(P>0.05)。试验所有组肉鸭各阶段的采食量和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生物学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在肉鸭日粮中,添加150g/t木聚糖酶可明显改善肉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6.
在过去的20年里,亚洲林业经历了引人注目的转型,包括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天然林供给木材到人工林供给木材的转变,木材替代品与非木质林产品的增加,地方分权与当地群众的参与,生态时代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管理。在促进亚洲可持续森林资源管理中,市场工具、社区参与和环境服务都得到了应用。亚洲林业的转型表现出多样化,其森林、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37.
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不可能完全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来实现城市生态和环境的改善.面对有限的绿地面积和密集的建筑群,利用建筑物巨大的墙面面积,通过建筑物墙面绿化,向建筑立面索取空间,可以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有效绿量.该文论述了建筑墙面绿化的作用、常见形态以及国内外的应用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建筑物墙面绿化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现阶段墙面绿化发展推广缓慢的原因:植物种类单一、绿化技术落后、管理不当等.同时,对如何加快建筑物墙面绿化普及提出了具体建议,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改良植物品种和引进优良品种、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针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研发合适的施工技术和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十分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即中国园林体系。以山水园林为基本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有4个主要的风格特征: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些特征也一直被现代园林所借鉴学习并加以改进丰富。  相似文献   
39.
选用体重约26千克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00头,随机分成四组。分别饲喂正对照基础日粮、负对照基础日粮、正对照基础日粮+0.075%酶制剂、负对照基础日粮+0.075%酶制剂,研究常规蛋白和能量水平以及蛋白水平降低一个百分点、能量降低0.5MJ/kg的条件下,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对照+酶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比正对照组提高了19.3%和19.29/5;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能量(DE)的消化率分别比正对照组提高了2.3%、1.9%、7.2%和1.5%;负对照+酶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比正、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6%和18.9%、13.1%和12.5%;干物质(DM)和能量(DE)消化率比负对照组提高了1.5%和3.3%;正负对照+酶明显改善了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0.
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份茯砖茶(分别于1975、1985、1991、1994、1996、1999、2004、2009和2012年生产)为试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检测结果表明:9份茯砖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5种,其中共有成分62种,不同年份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93、91、88、78、77、72、88、87和83种,以1975年生产的茯砖茶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数量最多,总含量最高(62.202%);挥发性成分以酸、醛、酮类为主;棕榈酸、壬酸、植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正己醛是多个样品的主要化合物。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份样品茯砖茶归为5组,1975年和2012年的茶样各成1组;1985和1991年的茶样为1组,1996、1999和1994年的茶样为1组;2004和2009年的茶样为1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