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88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林业   2463篇
农学   1748篇
基础科学   1555篇
  1321篇
综合类   12038篇
农作物   1521篇
水产渔业   1577篇
畜牧兽医   7340篇
园艺   2230篇
植物保护   750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664篇
  2022年   727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996篇
  2018年   975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742篇
  2013年   1227篇
  2012年   1320篇
  2011年   1335篇
  2010年   1344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278篇
  2007年   1346篇
  2006年   1240篇
  2005年   1224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1040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661篇
  1995年   662篇
  1994年   605篇
  1993年   580篇
  1992年   551篇
  1991年   476篇
  1990年   445篇
  1989年   336篇
  1988年   181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118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91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4篇
  1963年   12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71.
采用双环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农场5种主要的人工林植被类型(水曲柳林、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美青杨林和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的贮水性能和渗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林地土壤1m土层范围内饱和贮水量在5347.01~5762.91t/hm^2之间,水曲柳和落叶松林地最大,其它3种林地间则差异较小;滞留贮水量在543.43~916.13t/hm^2之间,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落叶松林〉水落混交林〉美青杨林〉水曲柳林〉樟子松林;初渗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4~33mm/min,水落混交林最高,依次分别为落叶松林、美青杨林、水曲柳林、樟子松林;稳渗速率在1~8mm/min之间;30min累计人渗量水落混交林和美青杨树林地要远高于其它林地,水曲柳和落叶松林地次之,樟子松林地最小。采用的4种人渗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各种林分土壤的人渗过程,平均相关系数r在0.9272~0.9536之间,而考斯加可夫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更适用于描述本研究区森林植被下的土壤人渗特征。  相似文献   
972.
澄江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源污染输出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澄江尖山河小流域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中面源污染输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中面源污染物输出量不同,农地的全磷输出量最大,其次是人工林,次生林和灌草丛较小;氨氮和COD输出量表现出农地和人工林大于次生林和灌草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中面源污染物输出浓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从总体上来看,植被覆盖度越高,径流水中的氮、磷浓度越高,而COD、氨氮浓度越低,硝态氮浓度是亚硝态氮浓度的8.5~111倍,可溶态氮以硝态氮形式流失为主;侵蚀泥沙有富集养分的特征,且次生林和灌草丛的富集率高于农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泥沙中全氮和全磷的输出量依次为:农地>人工林>灌草丛>次生林,速效氮和速效磷则为:农地>人工林>次生林>灌草丛。与氮相比,表层土壤中的磷更容易随径流流失,磷的输出以泥沙结合态为主,特别是速效磷。  相似文献   
973.
绵羊(Ovis arise)卵母细胞经丁内酯-Ⅰ(BL-Ⅰ)抑制培养,然后转入成熟培养液培养不同时间,进行体外受精并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解除8 h抑制再培养8 h组处于MⅡ期卵母细胞率6.38%,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继续培养16和20 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对照组(常规培养24 h)差异不显著,培养24 h组卵母细胞成熟率(70.83%)稍高于对照组(66.18%),但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16和20 h组囊胚率分别为2.99%和13.64%与对照组24.39%差异显著(P<0.05),培养24 h组的囊胚率20.33%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BL-Ⅰ对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经BL-Ⅰ处理后未能提高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整体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974.
饲料是养殖业的重要物资,在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时,饲料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能提升流通效率、减少养殖企业的损失。文章详细分析了饲料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含义、特点、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饲料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对饲料企业提升常态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应急供应链管理机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75.
软儿梨主产于黄河上游甘宁青地区,因口感独特而被誉为“中华冰淇淋”,兰州人的“哈根达斯”。2020年,“皋兰软儿梨”入选甘肃省第一批“甘味”品牌名单。介绍了软儿梨主要分布区、营养成分、后熟糖化和食用趣闻,简述了古梨园保护发展和产品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976.
植保无人机作业过程中,旋翼下洗气流不仅会对雾滴沉积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对作物冠层产生扰动作用.揭示冠层扰动区域的特点,有助于理解无人机作业特征,可为优化雾滴沉积效果和施药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航拍方法和机器视觉技术研究了无人机下洗气流对作物冠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旋翼和多旋翼无人机下洗气流所引起的作物冠层扰动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977.
甘薯茎段诱导能抽芽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随着BA浓度的增加,茎高、展开叶数、茎粗、主侧根数和平均根数都减少;当固定BA浓度,则随着NAA浓度增加,幼苗根数和根长都增加.脱毒苗套种秋繁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相似文献   
978.
随着养牛行业规模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日益突出,如何生态养牛,促进健康养牛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近几年,床场一体化养牛模式作为无污染、零排放、降本节能的新型养殖模式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多家奶牛场和水牛场得以应用与推广,本文就该模式的诞生、发展及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为其在养牛业更大范围地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分析油菜9种品质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油菜种子9种主要品质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油菜种子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8.97%, 93.02%,86.49%,99.53%和84.78%,均方差分别为2.20,1.12,0.46,1.51和0.29;油菜种子含水量、含油量、硫苷和蛋白质含量的R2分别为99.64%,98.91%,82.46%-98.40%和89.32%,均方差分别为0.23,0.39,2.59- 13.50和0.74。对于含量较小而极差较大的硫苷采用分段建模,可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外部检验结果表明:各参数近红外预测值和标准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83-0.992;平均相对误差较小,为2.62%-8.19%;t测验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NIRS技术具有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制样简便、无污染和无损伤等优点,已经应用于油菜种子品质分析,并且分析参数还可以扩展。  相似文献   
980.
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氟苯尼考单药及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PAE)及对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6mg·L-1,与氯霉素相同,是甲砜霉素的2 5%;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的PAE(1 45~2 07h)显著长于甲砜霉素(P<0 05),呈浓度依赖性.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呈无关作用,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值为1 5,联合时的氟苯尼考MIC值是其单独时50%.氟苯尼考以1∶2(质量比)与多西环素联合时,对鸡大肠杆菌的PAE与单药PAE的较大值相近,与相应浓度的单药相比均表现为无相关作用.氟苯尼考3种剂量(10mg·kg-1和20mg·kg-1(肌注)、30mg·kg-1(口服))、或联合用药(氟苯尼考10mg·kg-1+多西环素20mg·kg-1、氟苯尼考20mg·kg-1+多西环素40mg·kg-1(口服))5种治疗方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3 3%,76 7%,73 3%,76 7%,80 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