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1.
为研究转Bt基因棉花上烟粉虱种群较常规棉上升的原因是否受到Bt毒蛋白的影响,以及是否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变化有关,应用转Bt基因棉花‘新棉33B’及其常规棉受体‘33’为试验对象,采用ELISA法和酶活力测定法,分别研究了取食转Bt基因棉花后烟粉虱体内Bt毒蛋白含量以及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3种解毒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取食转Bt基因棉花‘新棉33B’4 h后,烟粉虱体内能检测到Cry1Ac蛋白,并且在12 h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取食‘新棉33B’后烟粉虱体内的SOD和GSTs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并且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SOD活力逐渐下降,其中取食8 h、12 h、24 h和36 h后较取食‘33’的对照分别下降了37.8%、32.1%、32.0%和31.9%。CAT、POD和CarE活力显著提高(P0.05),并且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上升,与对照相比,取食12 h、24 h和36 h后,CAT活力分别为取食‘33’的对照的1.54倍、1.55倍和1.42倍;POD活力分别为取食‘33’的对照的1.59倍、1.39倍和1.53倍;CarE活力分别为取食‘33’的对照的1.32倍、1.34倍和1.39倍;取食‘新棉33B’对AChE活力没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转Bt-Cry1Ac基因棉花对烟粉虱保护酶活力总体起到促进作用,对解毒酶活力总体影响不大。故烟粉虱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增加可能会有益于烟粉虱种群的增长,但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32.
为实现对设施蔬菜烟粉虱的无公害控制,以番茄和辣椒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秋季无防虫设施的日光温室外栽种蓖麻、温室内蔬菜行间间作芹菜、蔬菜喷施茉莉酸甲酯及调整蔬菜定植时间等措施对蔬菜烟粉虱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外种植蓖麻,温室内蔬菜上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量分别下降74.27%和53.48%。番茄行间以3∶1和8∶1的密度间作芹菜,在烟粉虱虫口密度较低的环境中,番茄上烟粉虱成虫量分别下降89.33%和88.00%,若虫量分别下降50.00%和50.00%;在烟粉虱虫口密度较大的环境中,烟粉虱成虫量分别下降70.61%和52.25%,若虫量分别下降70.21%和52.36%。番茄上用浓度为10-4、10-5、10-6、10-7 mol·L-1的茉莉酸甲酯喷施1次后,烟粉虱虫量分别下降75.08%、58.81%、45.04%和30.70%;增加喷施次数,烟粉虱虫量显著下降,如喷施浓度为10-5的茉莉酸甲酯1、2、3次后,烟粉虱虫量分别下降58.81%、69.28%、73.65%。秋季适当推迟辣椒定植时间,避开烟粉虱向温室内迁入的高峰,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密度明显下降。与吡虫啉防治区相比,综合防治区(芹菜+蓖麻+MeJA处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量分别下降63.4%和59.0%,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3.
松突圆蚧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 912±0 2268℃,2龄若虫10 59±0 5329℃,蛹期11 27±0 9715℃,雌成虫期11 77±1 0422℃,整个生活史9 60±0 5387℃;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若虫205 04DD,2龄若虫165 53DD,蛹期76 31DD,雌成虫期381 24DD,整个生活史797 22DD。  相似文献   
34.
美国大流域长时间序列水土保持减沙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借鉴美国开发治理比较早的一些河流的经验教训,选择密苏里河上游的Willow、佐治亚州LloydShoals水库、韦科、田纳西河一级支流渡科河、科罗拉多河上游等5条较大的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减沙效果分析。通过前后长达1032年的大流域、长时间序列的水土流失治理,在排除降雨和水利工程影响的因素,其下游河道减沙效果都很显著,减沙分别在38%~55%之间。  相似文献   
3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生态修复是在特定的区域内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在总结分析已有生态修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并对其类型划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广食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探讨了三个广食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三个杂交组合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小蚕存活率等接近桑叶育,1~4龄期蚕体重、全茧量、产茧量等总体上低于桑叶育,5龄以前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延长。但蚕的生命率、茧层率、饲料报酬率等明显高于全龄桑叶育,茧丝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甚至超过了全龄桑叶育水平。三个广食性杂交组合中以54A×杂A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最好。生产上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技术,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可提高25%以上。  相似文献   
37.
38.
分析了太谷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太谷县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采用叶碟法研究瓜蚜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并在田间开展周植茼蒿控制黄瓜瓜蚜的试验。结果表明,瓜蚜对小叶茼蒿的选择率明显高于其他被试茼蒿品种。在小叶茼蒿不同生育期内,对开花期的选择率较苗期及现蕾前高。瓜蚜对开花期小叶茼蒿选择率明显高于黄瓜、辣椒、番茄、茄子4种寄主蔬菜。田间周植茼蒿对黄瓜瓜蚜的相对防效高于黄板诱杀处理,二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对瓜蚜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0.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田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黄瓜、辣椒、番茄3种蔬菜田四周和行间间作芹菜(品种‘中华药芹’),研究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间作密度对3种蔬菜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辣椒田以8∶1(每8行辣椒间作1行芹菜)、5∶1、3∶1的比例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62.45%、73.33%、86.67%,周植(在蔬菜种植小区四周"围栏状"种植1行芹菜,株距10cm)虫口减退率与芹菜间作5∶1相当;黄瓜田以1∶1和3∶1密度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77.14%、42.86%、5∶1间作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周植芹菜仅在黄瓜生育前中期对烟粉虱有一定控制效果,在黄瓜生育后期无明显的控制效果;番茄田以3∶1与5∶1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90.12%、75.49%、8∶1间作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周植芹菜仅在番茄生育前期对烟粉虱有一定控制效果,在番茄生育中后期无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