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6篇
  1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紫薇的繁殖栽培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其树姿优美,花色艳丽,花期极长,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1紫薇的繁殖方法1.1播种繁殖#1.1.1种子的采收与处理每年秋末种子呈黑棕色即可采收,将采收的种子用湿沙层积的方法进行贮藏,层积时水分不宜过大,也不能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改善化肥农药施用过量、蔬菜品质下降和产量不稳等问题,以番茄粉宴1号为材料,设置8个处理,即空白对照(CK)、撒施生物炭(B)、蚯蚓粪(V)、覆盖三叶草(T)、生物炭+蚯蚓粪(B+V)、生物炭+覆盖三叶草(B+T)、蚯蚓粪+覆盖三叶草(V+T)与生物炭+蚯蚓粪+覆盖三叶草(B+V+T),研究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T处理的土壤pH值最高为7.52,V+T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全钾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31.16%、34.41%。B+V+T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40.91%、13.24%;降低了土壤Pb、Cd、Cr、Hg元素的含量;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与CK相比提高了49.93%;提高了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3.91%、40.86%,产量比对照提高了36.57%。生物炭+蚯蚓粪+覆盖三叶草处理可以增加番茄产量,提高番茄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综合分析认为,生物炭+蚯蚓粪+覆盖三叶草处理更有利于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3.
利用冻融破碎、乙醇沉淀及凝胶层析等手段从培养至平衡期后的扁藻和螺旋藻细胞内提取分离出不同级分的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乙醇体积分数范围沉淀的扁藻多糖的分子量比螺旋藻多糖的分子量略大,并且多糖中结合的蛋白质比螺旋藻多糖结合的蛋白质略高;但扁藻多糖的糖基含量、溶解度和相对黏度却低于螺旋藻多糖。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和扁藻多糖中均含有硫酸基,后者还含有氨基。这些结果说明不同微藻多糖及同一微藻的不同级分多糖,其组成不相同,而且扁藻多糖比螺旋藻多糖更复杂。所得结果为2种微藻多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4.
为了筛选鉴定出适于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以前期初步筛选的具有一定粮饲兼用潜力的7个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冬季鲜绿饲草产量、农艺性状、籽粒产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周麦18比较,7个品种(系)冬季刈割后的农艺性状均适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周麦32的冬季分蘖数较多,稷麦8号的春季再生能力较强;西农136的冬季鲜绿饲草产量最高,为19.35 t/hm2;西农119的籽粒产量为8.80 t/hm2,比对照周麦18增加了4.76%,显著高于其它6个品种(系)。西农136和西农119的粮饲综合经济收益分别比周麦18的单一籽粒收益增加了47.36%和46.57%。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西农136和西农119表现突出,较为适宜作为粮饲兼用型小麦品种(系)在陕西关中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饱和CO_2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细胞内、外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每个光周期的光照阶段开始时通入CO_2至饱和,在每个光周期的黑暗阶段结束时取样测定亚心形扁藻细胞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碳酸酐酶比活性。[结果]与未通入CO_2的对照组相比,通入CO_2至饱和时亚心形扁藻的适应期缩短,进入生长期后生物量增加明显,至培养结束时的生物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细胞内外碳酸酐酶、总碳酸酐酶比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19、1.75、1.66、1.32、1.26、1.43倍。[结论]在培养体系中通入CO_2至饱和时,亚心形扁藻通过提高细胞内、外碳酸酐酶的活性来保持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自身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6.
127.
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机械化程度提高,为适应江苏地区稻麦两熟制生产模式,水稻品种选育进入产量与品质齐头并进新阶段,选育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品种是生产迫切需求。明两优 875 是采用明 308S 与优质恢复系 R3075 杂交,经南京、海南两地 6 代交替选择育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抗穗瘟病等优点,适宜在江苏沿淮及苏北地区推广种植,2021 年通过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杂交水稻新品种明两优 875 品种产量结构及特征特性进行介绍,阐述了明两优 875 在沿淮地区的麦后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陕西种业发展优势、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建议陕西种业人“开展重组并购,积极组建龙头企业;创新科研体制,加速培育优良品种;创造营销模式,完善企业品牌建设;补齐生物技术短板,及时享受政策红利”等有效对策,以加快陕西种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9.
2020年陕西省8个承试点负责完成了13个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XQ 05平均产量为2110.02 kg·hm-2,比对照品种秦豆8号增产12.78%,位列第一位;XQ 12、XQ 11、XQ 10、XQ 02、XQ 03、XQ 04这6个品种产量与对照秦豆8号相比分别增产11.53%、10.00%、8.42%、8.23%、6.70%、4.22%、2.82%;XQ 01、XQ 06、XQ 08和XQ 09增产幅度和增产点次均未达标。  相似文献   
130.
根据GenBank登录的BVDV-2 E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BVDV-2新疆SW分离株E2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入T载体中测序,然后亚克隆入华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E2。用SalⅠ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pPIC9K-E2,电转化酵母GS115,通过G418筛选重组酵母菌GS115-pPIC9K-E2,用φ=1.5%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23.2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与BVDV-2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证实表达的重组E2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