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3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碱性土壤施硫磺对油菜生长、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硫磺施用量对碱性土壤pH、速效磷和磷酸酶活性以及油菜生物量、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植株吸磷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硫磺能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相比,施硫磺后土壤pH值最大降幅为0.5个单位。当硫磺用量为120.mg/kg时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68.6%。对油菜生长状况的研究表明,施用硫磺能增加油菜植株生物量,降低油菜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植株吸磷量。施硫磺与对照相比,油菜植株生物量最大增加了29.64%,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8.6%,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近1.8倍,吸磷量增加了1.55倍。研究结果还显示,虽然高硫处理对土壤pH值降低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同时会也抑制油菜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2.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营养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灌丛不同生育期、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器官的营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枝条和叶片营养丰富.枝条在开花期粗蛋白含量达到19.61%.嫩叶的粗蛋白古量高达27.50%,粗纤维含量仅为12.3%。枝条和叶片的矿质养分含量高且比例合理.Ca/P为1.7:1~2.1:1.接近家畜日粮中Ca/P最佳比例2:1,是优质的灌木饲料。从休眠期到开花期.小叶锦鸡儿的营养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以后逐步降低,花期是最佳利用季节。随着小叶锦鸡儿生长年限的延长,各种营养成分逐渐减少.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平茬后第3年是小叶锦鸡儿最佳的利用时间。小叶锦鸡儿枝条氨基酸总量在6.0%左右.高于玉米秸秆饲料,而且维生素含量丰富.是优质的家畜饲料和北方生态建设的优质树种。  相似文献   
93.
不同施氮措施条件下,对保护地黄瓜生育期内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氮素淋洗损失进行了研究,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传统施肥处理(2100kg/hm^2)与推荐施肥处理(900kg/hm^2)之间氮素吸收量没有显著差异,传统施肥处理中大量的氮肥没有用于促进黄瓜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其氮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都很低,每千克纯氮增产只有2.06kg,91.65%的氮素以各种途径被损失掉,其中土壤硝态氮淋洗是主要形式。同时研究发现,传统施肥处理过量氮肥施用阻碍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降低N,P,K养分的利用率。从产量和品质看,减少氮的用量,黄瓜产量会降低,但推荐施肥与传统施肥处理差异不明显,而推荐施肥能提高果实中Vc含量、有效酸度(pH),改善黄瓜的口感。  相似文献   
94.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奶牛由于体重大,蹄部作为奶牛活动的重要支撑器官,很容易发生病变,发生蹄病后,明显影响奶牛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奶牛发生蹄病早期具有隐蔽性,不具备临床症状,严重时表现是跛行,治疗困难,造成奶牛过早淘汰,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奶牛蹄部生理解剖结构进行说明,并对奶牛肢蹄病中危害较大的蹄叶炎及腐蹄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常见诱发因素,提出相应防控意见,为奶牛养殖场户及相关从业者提供防控思路,以期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5.
探明氮、磷、钾配施对潞党参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肥料效应,为潞党参规范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潞党参产量、炔苷及多糖含量,通过拟合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明确试验区潞党参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促进了潞党参根长、根粗及产量等农艺性状,其中,N2P2K2处理效果最佳;根据潞党参产量、炔苷与多糖收获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解析表明,以产量为目标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3.97、107.77、94.63 kg·hm-2;以炔苷收获量为目标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91.87、79.37、58.44 kg·hm-2;以多糖收获量为目标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69.86、51.85、69.04 kg·hm-2。因此,为实现潞党参产量与品质协同发展,最佳氮、磷、钾施用量应为N 69.86~103.97 kg·hm-2、P2O5 51.85~107.77 kg·hm-2、K2O 58.44~94.63 kg·hm-2。  相似文献   
96.
为快速诊断和检测猪链球菌病,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猪链球菌抗原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构建了快速、准确检测猪链球菌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Taqman FQ-PCR),测定了该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并对疑似猪链球菌临床感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Taqman FQ-PCR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10~2拷贝/μL;对3种不同浓度的猪链球菌重组质粒进行3次重复扩增,变异系数均小于3%,说明重复性好;特异性检测显示,只有猪链球菌样本的扩增曲线呈阳性反应,其他致病菌均无荧光信号;采用此方法,对30份临床疑似猪链球菌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发现有27份样本为阳性,比采用国标法检测得到的结果更加灵敏。结果表明,建立的FQPCR方法具有灵敏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猪链球菌的快速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97.
不同水氮处理对盐渍土水氮盐变化和燕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内陆干旱冷凉地区盐渍土肥水超量施用问题,以合理调控根区水氮盐环境,保证粮食安全提供为目标,寻找较优的水氮耦合模式。【方法】试验设置了不同灌水量(充分灌溉W1和非充分灌溉W2)和施氮量(高氮N60,中氮N30和低氮N10)处理,通过燕麦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盐渍化土壤水氮盐变化规律和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量的增加,导致土壤盐分增加;在盆栽条件下,非充分灌溉能降低生育期内的盐分积累量,并且保证土壤水分在适当的水平,减小生育期的盐分胁迫;节水减氮W2N10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供应保持在相对适宜的水平,硝态氮和铵态氮平均质量分数较充分灌溉W1N10处理分别增加了13.8%和34.2%。【结论】当施氮量由60 kg/hm~2减少到10 kg/hm~2时,燕麦干产量不会明显降低,施氮量为30 kg/hm~2且灌水量为100~140 mm,可以保证该地区盐渍化土壤种植燕麦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8.
为确定芽孢杆菌腐熟菌剂的高效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并研究该菌剂在促进果树枝条堆肥进程中降解的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芽孢杆菌的发酵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测定了该菌剂对果树枝条堆肥过程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麸皮固体培养基中添加30%玉米粉、0.2%葡萄糖、0.1%胰蛋白胨、0.015%硫酸镁,控制培养基接种量为20%、固液比为1∶0.8、发酵温度为28℃即可实现芽孢杆菌的高效培养,有效菌落数最高达1 150.00×108cfu/g。此外,果树枝条中添加2.5%芽孢杆菌腐熟菌剂进行堆肥可显著促进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降解率分别提高191.00%与107.01%。  相似文献   
99.
有机肥料使用量对土壤环境、夏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浅水位条件下麦菜轮作体系中夏甘蓝生长季节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夏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甘蓝生长季节正值雨季,导致各处理硝态氮累积峰值出现在靠近地下水位处,并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增多。有机肥用量增加导致甘蓝中白利糖度降低,但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影响;尽管大量使用有机肥导致土体剖面硝态氮的累积,由于淋洗作用,耕层硝态氮含量并不太高,有机肥用量对甘蓝中硝酸盐含量没有影响。因此,在绿色蔬菜生产中,应该避免盲目大量地使用有机肥料,以免增加污染环境风险和影响蔬菜品质,确保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0.
植物对Cd的吸收和运转能力较强,为了探明蓄水坑灌果园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Cd的含量及其污染风险,以10年生红富士丹霞果树为供试材料,于2019年开展苹果树蓄水坑施灌试验。利用BCR法测定了果园土壤和果树各器官中重金属Cd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法对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Cd含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蓄水坑灌模式促进了果园土壤重金属Cd在土壤表层的累积和向土壤深层的迁移和转化,蓄水坑灌果园0~4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Cd含量在整个生长季的下降幅度较常规灌溉处理低7.59%~15.72%,而40~16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Cd含量下降幅度较常规灌溉处理高0.96%~20.95%;生育期末蓄水坑灌果园20~40 cm土壤Cd和传统灌溉果园在60~160 cm的土层范围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警戒级尚清洁状态;不同灌溉模式果树各器官对土壤Cd的富集量依次为根系枝梢叶片果实,蓄水坑灌果树各器官Cd含量与吸收富集系数均大于传统灌溉处理,但不同灌溉模式果实中重金属Cd含量均低于我国可安全食用标准。研究结果旨在丰富果园蓄水坑灌理论,亦可为果园土壤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